考试
2021-08-04 10:03:07

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艰苦的探索,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

题目描述

【题目】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艰苦的探索,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集聚战争资源上取得的成功以及这一战时体制中体现的某些“共产主义”的做法使得列宁一度认为,“这条道路是正确的,一定能使我们获得巨大成就,保证我们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按照这一指导思想,1920年9月,俄共(布)中央给各省省委的信中强调:“下达给乡的征集额,就是余粮额,居民要用连环保的方式予以完成”;同时,俄共(布)中央还决定,严惩劳动中的逃跑现象,直至关进集中营。

——摘编自沈志华主编《一个大国的崛起和崩溃》

材料二  新经济政策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完整的政策体系,而是通过不断的摸索、实践逐步完善起来的。新经济政策允许经济活动有某些自由,承认商业、商品货币和市场关系,对农民和私人资本让步。党内以斯大林等人为代表的一派对新经济政策总体上持否定的态度,把它看成是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年年不忘限制以致取消新经济政策。

——摘编自《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材料三  斯大林在1928年《论工业化和粮食问题》的演说中说:“农民不仅向国家缴纳一般的税,而且他们在购买工业品时还要因为价格较高而多付一些钱,这是第一;而在出卖农产品时多少要少付一些钱,这是第二。为了保持并加快工业发展的现有速度,保证工业满足全国的需要,我们不得不暂时征收这种税。”斯大林通过这种办法,使农民一半的收入交给国家。

——摘编自陆南泉等主编《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所涉及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措施。根据材料二,分析俄共党内对新经济政策产生分歧的原因。

(2)据材料三,归纳苏联发展国家工业化的办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实行带来的消极影响。

答案解析

(1)措施:依据材料一“下达给乡的征集额,就是余粮额”的信息可知是余粮收集制;依据材料一“严惩劳动中的逃跑现象,直至关进集中营”的信息可知是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原因:依据材料二“新经济政策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完整的政策体系”的信息可知是新经济政策一开始没有形成完整体系;依据材料二“党内以斯大林等人为代表的一派对新经济政策总体上持否定的态度,把它看成是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的信息可知是党内担心恢复商品市场关系会演变为资本主义。(2)办法:依据材料三“使农民一半的收入交给国家”的信息可知是由农业为工业的发展积累资金。消极影响:依据材料中措施并结合所学斯大林模式发展工业化特点可知农民为工业化付出的代价过大,生产积极性不高以及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1)措施:余粮收集制;普遍义务劳动制原因:新经济政策一开始没有形成完整体系;党内担心恢复商品市场关系会演变为资本主义。(2)办法:由农业为工业的发展积累资金。消极影响:农民为工业化付出的代价过大,生产积极性不高;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