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对海洋的重视和利用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也影响
题目描述
【题目】古今中外,对海洋的重视和利用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也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兴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以来,汉朝还开辟了与南海诸国、印度半岛的水上交通线,从事经常性的贸易往来,这就是近世所说的“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二:唐朝对外交通发达,海路方面,从登州、扬州出发,可到达今天的韩国和日本;从广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可到达……
材料三:明朝前期,中国古代的航海事业达到了顶峰。明朝政府组织大规模船队,由郑和率领,七次下西洋,访问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航程10万余里。
材料四:18世纪末,英国国王派使者到中国。希望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遭到乾隆皇帝的拒绝。乾隆皇帝在给英国国王的信中宣称:“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远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不断得到开拓的条件及其开通与扩展的历史意义。
(2)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使上的壮举,而新航路的开辟“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世纪”两者产生的影响大不相同。其根源何在?
(3)材料四反映了中国怎样的海外贸易政策?概括指出这种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所产生的影响。
答案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外海外贸易,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1)本题考查的是汉唐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第一问学生则要结合所学从汉唐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科技等因素来分析,第二问学生从海上丝绸之路加强了国家、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不同文化传播的角度来作答;(2)本题考查的是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开辟,学生从二者的时代背景出发来作答,不同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了二者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差异,即新航路的开辟加速欧洲社会的转型,而郑和下西洋则是政治目的所在,本题要求学生较高的概况能力;(3)本题考查的是清朝末年的闭关锁国政策,学生从材料中可以得出该结论,影响主要从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的角度来作答,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基础知识。
(1)条件:国家统一、强盛;经济繁荣;科技文化领先,航海技术先进;统治者政策开明。意义:促进了中国同欧亚非之间的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2)根源:经济基础不同。新航路开辟是在资本主义萌发的情况下为了进一步满足资本主义对市场、资本的需要而进行的;中国当时没有出现资本主义萌发,下西洋主要是为了宣扬国威和加强海外联系。(3)政策:中国推行闭关锁国,严格限制海外贸易的政策。影响: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相关试题
消耗定额准确、稳定,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
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上,通过了《中共中央
571、软件维护困难的主要原因是() [单选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谁的豪言
(单选题)按照需要起源,可把需要分为()。
医院不能以营利为主要目的,即使是属于营利性的
2018年3月底,习近平主席在同金正恩举行首
情绪与情感既紧密相关,又有区别。下列分析正确
根据流动式起重机的幅度和臂长,查特性曲线能确
计算题:将某种油化原漆100kg调制到施工粘
特种设备的安装、改造、维修竣工后,安装、改造
避雷器与被保护设备的高压连线应尽可能短,因为
根据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要求,优化我国财政
下列有关目前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螺栓连接中要求端距≥2d0,其目的是防止()
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中,控制措施是()
()位于肾实质的表层,新鲜标本呈红褐色,富含
容积法不宜用于测量高温高压流体和脏污介质的流
Q235B是属于()钢。
Ranker方法既可以用于单个属性评估器,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