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材料一: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一: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标志等国家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都是由宪法规定的。

材料二:我国刑罚、婚姻法、环境保护法等普通法律的序言中都有这样的意思表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材料三: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而普通法律只需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即可。

(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

(2)以上三则材料又共同说明了什么?

(3)在法治中国建设中,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积极维护宪法的权威和尊严?

 

答案解析

(1)材料一: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材料二: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和基础。材料三: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3)积极参加各种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试题分析:(1)从设问看,此问属于“是什么”类问题,要求学生回答三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概括材料的能力,难度值中等。从分值设置看,此问设6分,要求学生分别概括三则材料说明的问题。认真阅读材料可以看出,材料一说明的是宪法的内容,即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材料二中从“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可以断定这是在说明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即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和基础;材料三说明的是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即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2)从设问看,此问属于“是什么”类问题,要求学生回答三则材料共同说明的问题,即是要求学生寻找三则材料的相同点,旨在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难度值一般。认真阅读三则材料可以看出,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严格,共同说明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3)从设问看,此问属于做法类问题,要求学生回答怎样维护宪法的尊严,旨在考查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落实情况,难度值一般。从分值设置看,此问设2分,要求学生回答两个方面的做法。解答此问时可以从思想意识和实际行动两个方面组织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如积极参加各种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