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外交是一个国家实力的表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外交是一个国家实力的表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材料二  为了同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外交一刀两断,维护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毛泽东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三个外交方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一边倒”的具体含义指什么?

材料三  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当今处理诸多国际事务的基本原则与方式都深受20世纪50年代中国外交的深远影响,它不仅推动和加强了中国与广大亚非国家之间关系的改善与发展,也极大的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3)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两例“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的外交政策在20世纪50年代中的具体体现。

材料四

(4)根据材料四中的三幅图片,依次说出20世纪70年我国外交工作取得的三项成就?

(5)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你认为一国外交活动的开展(或外交政策的制定)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案解析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一边倒”是指联合苏联,站在国际和平民主阵营一边。(3)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4)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建交,中日建交。(5)国家利益、综合国力、国际形势等。

(1)根据材料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结合所学知识,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奉行的“一边倒”方针是指联合苏联,站在国际和平民主阵营一边。(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 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又分别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955年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10月25日,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恢复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中国重返联合国,使乔冠华仰天大笑。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2月28日,中美两国发表了指导两国关系的《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交往的大门终于被打开。1979年中美建交,因此尼克松和周恩来的握手被称作“历史性的握手”。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5)通过探究中美关系和中日关系的变化,可以总结出一国外交活动的开展或外交政策的制定受到国家利益、综合国力、国际形势等因素的影响。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