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变法改革,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

题目描述

【题目】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变法改革,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请观察下面的图片,然后回答问题。

鲜卑族姓

汉族姓

拓跋

步六孤

独孤

 

请回答:

(1)图中A、B两处的人物分别是谁?图中的辩论结束后,秦国开始了哪一重大活动?最终促成了哪一社会制度的确立?

(2)表格中的姓氏改革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再举出该事件中的两项措施。

(3)结合上面图表和所学历史知识,你从上述两个事件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答案解析

(1)A:秦孝公;B:商鞅。商鞅变法。封建制度。(2)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改说汉话;改穿汉服;与汉族人通婚;等。(回答两项即可)(3)变法改革推动了社会进步,变法改革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变法改革要制定适当的策略。

(1)依据图中的文字结合课本所学,图片是商鞅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在讲述变法的必要性,舌战守旧群臣的场景,由此分析得出坐在上位主持的A是统治者秦孝公,下面理直气壮的发言的B人物是商鞅;辩论结果商鞅获胜,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过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封建国家,确立了封建制度。(2)第一小问依据表格中文字分析出鲜卑族改为汉姓,结合课本所学,北魏孝文帝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拓跋改为姓元。故表格的内容与魏孝文帝改革有关;改革的措施还有:在朝廷中鲜卑族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等;改革后为了与汉族学习、融合,魏孝文帝把都城迁到了洛阳。(3)此问是综合性的问题,根据两则材料和问题的答案分析:春秋以来,由于农具和牛耕的出现,荒地被大量开垦,一些奴隶主拥有很多土地,变成地主,租种土地的人变成了农民,开始出现封建经济。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商鞅顺应时代要求进行了变法;商鞅变法的措施,使秦国富国强兵,推动了秦国的进步,确立了先进的封建社会制度;魏孝文帝的促进了民族融合,推动北魏的进步发展。由以上分析得出:变法改革可推动了社会进步,变法改革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变法改革要制定适当的策略。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