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2 10:59:26

学习历史,不仅要有家国情怀,还要有国际视野。人类文明的进步,

题目描述

【题目】学习历史,不仅要有家国情怀,还要有国际视野。人类文明的进步,离不开技术革新、学习借鉴,离不开政策调整,开放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1001-1500年世界科技发明数量概况

——数据来源于《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 11—16 世纪中国“引领着全世界”的两项科技发明。

材料二:2020年是鸦片战争爆发180周年。鸦片战争使中国面临“千古未有的变局”,上海成为近现代中国与世界联系的桥头堡。

(2)鸦片战争前,清王朝推行怎样的对外政策?鸦片战争后,上海是在哪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的?

材料三:1851年,第1届世博会在英国诞生,向参观者展示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焕发出的无限想象力;1992 年,西班牙政府在塞维利亚举办了世博会,博览会的主题为“发现 的时代”;2010年,第41届世博会在中国上海举行,吉祥物“海宝”以汉字“人”为核心创意,强调了以人为中心的理念。

(3)试从科技的角度说明英国能够成功举办第 1 届世博会最主要的原因。1992年“发现的时代”这一主题是为了纪念某一航海活动 500 周年,是哪位航海家完成了这一航海壮举? 近代欧洲的哪一场运动,体现了与“海宝”的设计创意相同的思想理念?

材料四:我们要努力建设一个远离封闭、开放包容的世界。中国有句古话:“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文明交流、互学互鉴。

——习近平《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4)根据材料四,概括我们应该如何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答案解析

(1)依据材料关键词“1001-1500年”可知,此时中国处于宋元时期。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成为“水手的助手”; 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制作泥模,刻反体字,然后将泥模烧硬,排版即码字,然后涂墨,上纸,印刷,装订成书。提高了印刷速度。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交流和发展。(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清政府盲目自大的观念和对沿海人民出海集聚力量的恐惧,使清朝统治者将国门紧闭,演化成闭关锁国政策;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开放上海、宁波等五处为通商口岸。(3)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1851年,第1届世博会在英国诞生,向参观者展示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焕发出的无限想象力”,结合所学可知,18世纪60年代英国最早开始工业革命,19世纪上半期,英国最早完成了工业革命;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492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1992年是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500周年;第三问依据材料信息“以汉字“人”为核心创意,强调了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可知,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就是人文主义,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4)开放性题目,依据材料信息“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文明交流、互学互鉴”可知,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需要文明交流,互学互鉴。

(1)活字印刷术  指南针(或:宋元时期其他的科技成就)(2)闭关锁国政策  《南京条约》(3)英国最早完成工业革命  哥伦布  文艺复兴(4)文明交流,互学互鉴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