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看图学史

题目描述

【题目】看图学史

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是我国基本国策之一,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下图是“大包干纪念馆”里18个农民按手印群雕,这个纪念馆应建于何处?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下图为《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依据上图,写出途中A、B经济特区的名称:A:                ,B:               

②图中既是《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改革开放中的经济特区是:         

答案解析

(1)安徽凤阳小岗村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①A:珠海,B:汕头                ②厦门

(1)图片“大包干纪念馆”里18个农民按手印群雕,结合课本所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个农民首先按手印,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由此确定纪念馆应建于安徽凤阳小岗村;因为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的改革,农业获得了大丰收,产量比上年增产六倍多;这种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得到了中央的肯定,随后中央在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后,我国的对外开放也开始起步,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深圳是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被称为对外开放的“窗口”,被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图片中已经有了深圳和厦门;按照地理位置,在深圳南面的是珠海;厦门南面是汕头。故A填珠海,B填汕头②依据课本所学,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党的十一届三中全后,我国的对外开放也开始起步,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由此可确定是:厦门。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