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西方的近代化依次经历了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
题目描述
【题目】综合探究:西方的近代化依次经历了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中国则与之不同。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题。
【西方近代化】
材料一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①写出15—18世纪,影响近代欧洲 “人心改变”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②欧美先进国家政治上发生“深刻而巨大的嬗变”有何主要依据? ③“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开始”指的是什么
材料二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于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机和机器的产生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2)据材料二,指出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动因。蒸汽机作为动力应用在交通运输领域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中国近代化】
材料三 “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始而言技,继而言政,进而言教的过程,言教即主张学习西方自由、民主、平等等资产阶级观念。”
(3)材料三中能够印证 “继而言政”、“进而言教”的史实分别是什么?据材料归纳中国步入近代的历程?
(4)导致中国与西方近代化道路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解析
(1)①依据所学可知, 15—18世纪,影响近代欧洲 “人心改变”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是文艺复兴;启蒙运动;②依据所学可知,欧美国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③依据所学可知,15世纪开始的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开始”;(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于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需要了”可知,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动因是市场的扩大;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3)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始而言技,继而言政,进而言教的过程,言教即主张学习西方自由、民主、平等等资产阶级观念”可知,“继而言政”、“进而言教”的史实分别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中国步入近代的历程经历了器物层面——制度)层面——到思想层面的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的过程;(4)开放性题目,导致中国与西方近代化道路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国情不同、对西方的认识等。
(1)①文艺复兴;启蒙运动。②资本主义制度确立。③新航路的开辟。(2)动因:市场的扩大。成就:轮船、火车。(任一点即可)(3)史实:戊戌变法(百日维新、维新变法)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历程:器物(技术)层面——制度(政治)层面——到思想(精神)层面。(4)原因:国情;对西方的认识等
相关试题
(判断题)在R12、R22、R502等氟里昂
(单选题)储蓄统版系统中,“起息日更改”交易
(多选题)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
(多选题)根据《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合同无效
900、预防森林火灾,以下____是错误的
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生活日益复杂,原先的法律
今天我们强调要以“以德治国”,而西汉重视“以
广播电视访谈
指挥航空器进行等待时,应当在该航空器到达()
未经注册的执业医师是否可以执业?
在下面的企业中,一般来说薪酬水平较高的是()
气团形成的条件
下列有关地球公转的叙述,错误的是()
自2011年度起,对企业发现以前年度实际发生
()作业是将货物从保管区域运至拣货区的工作。
DCS死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营运驾驶员从业资格证污损,可向()换领新证。
颗粒材料的密度ρ、表观密度ρ0与堆积密度ρ′
如果某个程序的输入数据的可能值划分为n个合理
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