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3 15:42:17

综合探究:西方的近代化依次经历了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

题目描述

【题目】综合探究:西方的近代化依次经历了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中国则与之不同。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题。

【西方近代化】

材料一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①写出15—18世纪,影响近代欧洲 “人心改变”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②欧美先进国家政治上发生“深刻而巨大的嬗变”有何主要依据? ③“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开始”指的是什么

材料二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于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机和机器的产生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2)据材料二,指出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动因。蒸汽机作为动力应用在交通运输领域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中国近代化】

材料三 “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始而言技,继而言政,进而言教的过程,言教即主张学习西方自由、民主、平等等资产阶级观念。”

(3)材料三中能够印证 “继而言政”、“进而言教”的史实分别是什么?据材料归纳中国步入近代的历程?

(4)导致中国与西方近代化道路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解析

(1)①依据所学可知, 15—18世纪,影响近代欧洲 “人心改变”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是文艺复兴;启蒙运动;②依据所学可知,欧美国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③依据所学可知,15世纪开始的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开始”;(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于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需要了”可知,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动因是市场的扩大;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3)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始而言技,继而言政,进而言教的过程,言教即主张学习西方自由、民主、平等等资产阶级观念”可知,“继而言政”、“进而言教”的史实分别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中国步入近代的历程经历了器物层面——制度)层面——到思想层面的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的过程;(4)开放性题目,导致中国与西方近代化道路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国情不同、对西方的认识等。

(1)①文艺复兴;启蒙运动。②资本主义制度确立。③新航路的开辟。(2)动因:市场的扩大。成就:轮船、火车。(任一点即可)(3)史实:戊戌变法(百日维新、维新变法)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历程:器物(技术)层面——制度(政治)层面——到思想(精神)层面。(4)原因:国情;对西方的认识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