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商口岸在近代中国占有特殊地位。
题目描述
【题目】通商口岸在近代中国占有特殊地位。
材料一1898年,总理各国事务的奕等人在奏开岳州等四处为商埠的奏折中称:“中国自通商以来,关税逐渐加增,……臣等再四筹维计,添设口岸,藉辟利源。”他们援引“通商口岸,各国均不得侵占”的“通例”,认为“强邻环伺”之际,“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清政府批准同意,并规定自开口岸的管理及司法诉讼权,归中国政府。
据统计,自清末到民初,中国历届政府宣布自开的通商口岸达50处左右。
——摘编自《清末民初自开商埠简论》等
材料二19-20世纪初中国部分通商口岸分布示意图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以“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的变化”为题,解读上述现象。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答案解析
评分标准:水平四,史实准确,解释3项以上信息,解释逻辑清晰对应(6-8分)水平三,史实基本体准确,解释2项以上信息,解释逻辑比较清晰(4-6分)水平二,解释1项信息,解释逻辑比较清晰(2-4分)水平一,解释1项信息,或脱离材料,仅作史实罗列(0-2分)总结提升2分。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解答此题首先根据材料和图片分析近代中国通商口岸有哪些变化,即由单纯的条约口岸到条约口岸和自开口岸并存;由被动开放到主动开放;数量由多到少等。其次分析自开口岸的原因(即条约口岸给中国带来的危害)、目的;最后对自开口岸进行评述。
示例:鸦片战争后,列强入侵,通商口岸数量的增加和地区分布的扩大,导致列强经济侵略势力深入,中国经济结构变动(或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破坏中国主权;客观上促进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十九世纪末,为解决财政危机,加上西方观念的传入,中国政府由被动到主动开放口岸,与列强争利,并维护管理、司法等部分主权。结论:这是中国政府对外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表明政府已经具备了近代开放意识;显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相关试题
【多选题】 临床病原体检测时,有关标本采集,
(单选题)布置成()搬运可以使搬运距离最短、
(配伍题)沉香除行气止痛外,还有的功效是()
(单选题)青霉素类药物按照药物妊娠毒性分级,
【单选题】 化学热处理属于【】。(技能鉴定,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天津东亚毛呢纺织
【多选题】 红外光谱仪主要有【】部件组成。(
根据《公民防疫基本行为准则》,疫情期要少什么
明洞主要分为()和棚式。
根据消费税的现行规定,下列车辆属于应税小汽车
下列各项中,能够体现实质重于形式会计信息质量
造成运行中的高压电容器发热的原因之一是()。
当耙装机工作时耙斗拉翻该如何处理?
WindowsNT和Windows2000系
某企业本月生产A产品耗用机器工时60小时,生
政事分开是指( )要区分明确。
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国家,具备了节俭的美德
施工流向
担任专责监护人的基本条件包括:( )
在基本单位统计中,登记注册类型是指企业或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