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改革除弊,开放兴利

题目描述

【题目】改革除弊,开放兴利

材料一:现代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1921年春天形成了这样的政治形势:要求必须立即采取迅速的,最坚决的,最紧急的办法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从整个国家经济的角度来看,现在最大的“阻碍”正是从这里产生的。要增加粮食的生产和收成,增加燃料的收购和运输,非得改善农民生活状况,提高他们的生产力不可。

——《列宁选集》第四卷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列宁为“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在农业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起到什么作用?据此概括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材料二:现代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1932年,罗斯福在马萨诸塞州的一次群众集会上发表演说:“当一个国家的贫困和失业人数超过了国家所能承受的范围和程度,那政策的调整只能成为政府唯一的选择,而且是越快越好”。

——《世界现代史资料汇编》

(2)材料反映了罗斯福关注什么社会问题?为解决此问题,罗斯福上任后采取了什么措施?据此分析,在反危机的过程中,罗斯福政府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三: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谁都应该看到,假若没有“中国模式”,当前的全球经济就更加显得死气沉沉,其复苏前景就必定少了一个希望、少了一个动力。

——2009年新加坡《联合早报》

(3)中国改革开放开启的标志是什么?材料中的“中国模式”指的是什么?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舆论对“中国模式”抱有信心的原因。

(4)用一句话概括上述三次伟大实践的成功经验。

 

答案解析

(1)用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农民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作用: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的发展。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发展经济。(2)经济危机发生后,工人失业,人民生活贫困(或关注民生);罗斯福新政;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发展,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使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4)改革是动力。

(1)第一问依据材料一信息“1921年春天形成了这样的政治形势:要求必须立即采取迅速的,最坚决的,最紧急的办法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从整个国家经济的角度来看,现在最大的“阻碍”正是从这里产生的。要增加粮食的生产和收成,增加燃料的收购和运输,非得改善农民生活状况,提高他们的生产力不可。”结合所学可知,列宁为“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推行了新经济政策;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新经济政策规定在农业上用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农民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的发展。其实质从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回答。(2)依据材料二“当一个国家的贫困和失业人数超过了国家所能承受的范围和程度,那政策的调整只能成为政府唯一的选择,而且是越快越好。”可知,材料二反映了罗斯福关注经济危机发生后,工人失业,人民生活贫困,关注民生;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罗斯福上台后进行了罗斯福新政,因为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发展,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3)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中国改革开放开启的标志;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中的“中国模式”指的是改革开放。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使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4)开放性题目,改革是动力、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