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近来,亚太地区局势持续紧张,引起全世界的关注。随着美国的强大

题目描述

【题目】近来,亚太地区局势持续紧张,引起全世界的关注。随着美国的强大、日本的崛起,亚太地区富有挑衅性的冲突不断

(一)【回顾历史】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但是事实上从古至今两国关系并不安稳。

请完成下列表格

时间

事例

中日关系

唐朝

A

友好

B

戚继光抗倭

冲突

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

发动局部侵华战争

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事变

C     开始

D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战争结束

1972年9月29日

田中角荣访华

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二)【历史拐点】在一个国家崛起或复兴之路上,总有一些关键的历史事件,一次次把世界各国推到十字路口。如何把握方向找准出路,实现国家的崛起或复兴,美国日本成功的范例,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借鉴。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一 ……因此,当日本在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更,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吴玉崖 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

(1)为实现材料一中的“社会变更”,日本采取了什么措施?这次事件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是怎么做的?

  材料二 在美国历史上唯一的这次内战中……拥有道义和价值优势的北方最终取得了胜利。

                                 ——摘自《大国崛起》

(2)美国“这次内战”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又一障碍,请问“又一障碍”指的是什么?这场战争的“转折点”是什么?

(3)现在我们正走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途上,美国、日本在“历史拐点”上的“华丽转身”对我们实现“中国梦”留下什么启示?

 

答案解析

(一)A 鉴真东渡或日本派遣唐使等;  B明朝;  C全面侵华战争;    D 1945年8月15日。(二)(1)明治维新 ;废藩置县。(2)黑人奴隶制度;1862年,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3)要有改革创新精神;要重视科技教育,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面对困难要有信心等(言之有理,答对两点即可)。

(一)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题目表格中反映的是历史上中日关系的变化。唐朝时国力强大,有种开放包容的心态,日本为学习唐朝先进的文化,先后13次派遣唐使到中国,以唐朝制度为模式进行改革,鉴真是唐朝最富影响的僧人,六次东渡到日本弘扬佛法,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杰出的贡献,故A应填“鉴真东渡或日本派遣唐使”;明朝初年,日本的一些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到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进行掠夺和骚扰,明政府派戚继光到浙东抗击倭寇,故B应填“明朝”;依据图表信息可知,C应填写“全面侵华战争”;依据“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战争结束”,可知D应填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1945年8月15日”;(二)(1)依据材料内容“日本在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摆脱民族危机,日本是行了明治维新的改革,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明治维新在政治上的措施是废藩置县。(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的内战”指的是美国的南北战争,南北战争中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黑人奴隶制度,扭转了战局,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又一障碍。(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中国要有改革创新精神;要重视科技教育,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面对困难要有信心等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