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

题目描述

【题目】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1)材料一中凤阳县粮食产量逐年上升直接得益于哪一农村经济体制的推行?这一体制的推行得益于哪一次会议的召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农村还推行了哪些改革?

材料二:1980年,我国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我国开放了广州、上海、大连等14个沿海城市,随后又开放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经济开放区

﹣﹣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2)材料二中开放的经济特区中有一个城市也是我国近代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请写出这个城市的名称。我国对外开放的总体格局是什么?

材料三:邓小平在视察途中,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特区姓社”不姓“资”,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实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发展才是硬道理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3)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哪一次会议?根据材料,请你谈谈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中所起的作用。

材料四:2015年9月2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中美企业家座谈会,习近平强调,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我们将坚定不移地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继续从世界汲取发展动力,也让中国发展更好地惠及世界

(4)结合时政,谈谈你对我国对外开放的认识。

答案解析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十一届三中全会;土地改革、农业集体化运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2)厦门;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3)中共十五大;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4)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有利于中国的发展也惠及世界。

(1)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从农村开始。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土地实行分田到户,自主经营,交够国家,留足集体的,余粮自主支配。农业生产获得大丰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大发展和农村富裕,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随后在党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建国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重大调整及其影响:①建过初期的土地改革(1950——1952),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准备了条件;②1953——1956年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实现了土地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引导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③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盲目扩大公有制程度,严重措施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次严重失误;④1978年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从而得出正确答案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十一届三中全会;土地改革、农业集体化运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2)依据题干“既是开放的经济特区城市也是我国近代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结合所学知识,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1980年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14个沿海城市→1985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1992年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对外开放格局:中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从而得出正确答案为厦门;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3)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1997年,党的“十五大”确定邓小平理论为新时期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从而得出正确答案为中共十五大;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4)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有利于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吸收和引进当代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增强本国经济实力;对外开放有利于中国的发展也惠及世界。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