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科技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阅

题目描述

【题目】科技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阅读下列材料,很多问题。

材料一   一些人骑在马上,沿路旁跟随着火车。在临近达林敦的路上有一个大斜坡,史蒂芬孙决定在这个地方试验火车头的速度,他发出警告清除道路,加快行进,速度达每小时十五英里(二十四公里)。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   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

——马克思

材料三   这一次,沉寂亿年的月球迎来了中国访客。嫦娥三号在月球实施软着陆,中国是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实现月球软着陆和巡视勘察月球的国家,也是第一个在虹湾地区着陆的国家,弥补了我国月球探测史上的空白。

——2013年12月25日《长江日报》

材料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爱因斯坦多次发表谈话:“鉴于未来任何世界大战必将使用核武器,而这种武器威胁着人类的继续生存,我们敦促世界各国政府认识到并且公开承诺,它们的目的决不能通过世界大战来达到”。“原子能可用于和平的、建设性的目的……而且无疑将是对人类的一大恩惠”。

 

——《罗素一爱因斯坦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史蒂芬孙的火车使用的主要能源是什么?它的动力得益于谁的创新?

(2)材料二中的“新的革命”应指什么?“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又是指什么?从此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

(3)材料三中的“嫦娥三号”是哪一次科技革命的产物?材料四爱因斯坦的哪一理论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研制的原子弹轰炸了哪一国家,迫使该国无条件投降?

(4)材料四反映了爱因斯坦对核技术、世界战争和人类命运三者关系的某种担忧。请问你如何正确看待这三者的关系?

 

答案解析

(1)主要能源:煤或煤炭(1分);人物谁:瓦特。(1分)(2)新的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1分);革命力量:电力(1分);时代:电气时代。(1分)(3)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1分)理论:相对论;国家:日本(2分)(4)正确看待:核技术的开发和利用,要为促进世界和平、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而服务;战争乃至世界大战应拒用核武器,即使是正义战争也尽力少用核武器;国际社会应加强核技  术安全管控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减少矛盾、误判和冲突,持续推进人类和平。(1分)(任答 一点得1分,其它言之有理的,皆可得分)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工业革命的史实,工业革命中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使用的新能源是煤,以蒸汽机为动力,蒸汽机是1785年瓦特改良的。(2)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史实,材料中蒸汽大王的时代是工业革命的时代,其结束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是指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新能源电力,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3)本题考查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史实,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涉及原子能、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嫦娥三号是属于航天技术领域,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二战中,为了敦促日本投降,美国向日本投放了原子弹。(4)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例如:核技术的开发和利用,要为促进世界和平、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而服务;战争乃至世界大战应拒用核武器,即使是正义战争也尽力少用核武器;国际社会应加强核技  术安全管控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减少矛盾、误判和冲突,持续推进人类和平。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