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改革,国家的发展需要改革,改革创新历来是中华

题目描述

【题目】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改革,国家的发展需要改革,改革创新历来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财富。阅读材料: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摘自《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作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正式设立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史上哪次改革?改革有何历史影响?

(2)材料二中反映出董仲舒的主要主张是什么?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朝实行的选官制度。与前代相比,这种制度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4)结合上述史实,请谈谈你对改革的看法。

答案解析

(1)商鞅变法;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3)科举制度;按科举考试的成绩选拔官吏,即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4)改革促进社会进步发展

(1)由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通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2)根据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出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汉武帝时期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3)由材料“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正式设立进士科”,可知隋朝实行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度,隋炀帝时期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隋朝的科举制度与前代的选官制度相比,其最大的特点是按科举考试的成绩选拔官吏,即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4)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改革促进社会进步发展。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