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

题目描述

【题目】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探究一  制度篇

(1)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秦朝、元朝在地方上实行的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B.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

C.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D.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探究二  经济篇

(3)早在六七千年前,我国的原始农耕居民就培植了世界上最早的农作物,你知道是什么吗?

(4)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请列举典型一例来说明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促进了社会大变革。

探究三  文化篇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5)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各举一例宋、元时期创新的文学体裁和我国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的科技成就。

探究四  感悟篇

(6)根据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答案解析

(1)秦朝:郡县制  ;  元朝:行省制度(2分)(2)C(1分)(3)水稻 或  粟(1分)(4)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2分)(5)宋词或元曲 ;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或火药的广泛应用)(2分)(6)答案:继承前人宝贵经验,努力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勤思多问,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勇于实践等。(只要言之有理即可)。(1分)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秦朝和元朝的政治制度,秦始皇建立秦朝后,为巩固统治建立起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制,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在地方实行行中书省,本题要求回答这两个王朝在地方推行的措施,因此本题的答案是秦朝:郡县制,元朝:行省制度。(2)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度的知识,科举制度诞生于隋朝的隋文帝时期,唐朝时期的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对完善科举制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我们可判断出该材料描述反映科举制度的影响是: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3)本题考查的是原始农耕居民的知识,原始农耕居民的代表主要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住在干栏式的房子里;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种植的粮食作物是粟,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因此本题的答案是:水稻或粟。(4)本题考查的是大变革时代的知识,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新式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是铁农具和牛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又推动了政治的变革,也就是推动了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5)本题考查的是宋元时期的文学成就和科技成就,宋朝时期因为城市的发展、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宋朝文学的主流是词,元时期创新的文学体裁是曲,宋元时期我国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的科技成就有北宋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还有指南针、火药等。(6)本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我们知道无论是制度的创新、生产工具的创新、文学、科技的创新,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在继承前人宝贵经验,努力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勤思多问,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勇于实践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