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

题目描述

【题目】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三农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的两份史料分别反映了当时的什么历史事件?从图一到图二,土地所有制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 1957至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

(3)新浪网报道:“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这反映了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分别是什么?

(4)根据以上材料,针对当前农村的问题,你对解决“三农问题”有什么好的建议?(2 分)

答案解析

(1) 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 变化:由土地私有制变为土地公有制(或由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变为集体的土地所有制)o(2)“左”的错误的危害;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自然灾害严重(回答出两点即可)(3)“邓小平”:依靠政策,实行改革开放(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袁隆平”:依靠科技,培育釉型杂交水稻。(4)政府制定恰当的政策,科技兴农,注意环境保护,重视人才,发展乡镇 企业等(言之有理即可)

(1)据材料一两幅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第一幅图片反映的是土地改革;材料一中的第一幅图片反映的是农业合作化。从图一到图二所反映的史实可以看出土地所有制分别经历了土地改革由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农业合作化再由农民土地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集体所有制)的变化。(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上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我国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加上三年自然灾害严重。给我国经济造成严重的困难。(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对农业发展的贡献主要是提供了好的政策,即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袁隆平对农业发展的贡献主要是为农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持,他培育的籼型杂交水稻,提高了水稻的单位产量,促进了农业的发展。(4)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政府制定恰当的政策,科技兴农,注意环境保护,重视人才,发展乡镇企业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