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探究主题---家国情怀:天下艰难际,时势造英雄,面对危机,砥

题目描述

【题目】探究主题---家国情怀:天下艰难际,时势造英雄,面对危机,砥砺前行。

材料一:  中国近代历史事件发展进程图

材料二:历史的脚步告诉近代中国的爱国主义者,在抵御外国侵略的这一基本要求下必须有了解世界、学习西方的眼光和心思,把外国的好东西作为改造中国的借鉴。……我们试回溯一下近代的历次政治运动,哪一次不是爱国和革新相结合?

——陈旭麓 《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1)面对外敌,在B处战争中挺身而出“足壮海军威”的民族英雄是谁?在E处,中华民国面临重大危机时响应孙中山号召挺身而出的爱国豪杰有哪些?

(2)写出发生在A处与B处之间以及C处能够体现爱国者们“把外国的好东西作为改造中国的借鉴”的历史事件。

(3)根据上述材料,请你至少从两个角度谈谈你对家国情怀(爱国主义)的理解。

答案解析

(1)邓世昌,蔡锷、李烈钧、唐继尧等(答出一个即可)(2)洋务运动、戊戌变法(3)①忠于祖国,为反抗外来侵略,敢于牺牲,坚决捍卫国家民族利益;②了解世界,顺应历史潮流,学习人类先进文明成果,除旧布新,把外国的好东西作为改造中国的借鉴;③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广阔的国际视野;④刻苦学习,将来为祖国强大民族复兴做贡献。(任意一点即可)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甲午战争中,致远舰管代邓世昌指挥全舰官兵浴血奋战,准备撞沉吉野号,不幸被鱼雷击中,全舰官兵壮烈牺牲。光绪帝亲写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E处的时间是1915年,结合所学知识,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恢复帝制,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号召维护共和制度。蔡锷、李烈钧和唐继尧等在云南挺身而出。(2)题目中在A处与B处之间指的是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C处的时间是1898年。联系题干“把外国的好东西作为改造中国的借鉴”可知分别指的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洋务运动和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戊戌变法。(3)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答案不唯一。材料一通过近代历史事件发展进程图,将近代列强的侵略和中华民族的抗争串联起来,可以比较容易的提炼出为反抗外来侵略,敢于牺牲,坚决捍卫国家民族利益的爱国主义精神;依据材料二“历史的脚步告诉近代中国的爱国主义者,在抵御外国侵略的这一基本要求下必须有了解世界、学习西方的眼光和心思,把外国的好东西作为改造中国的借鉴。”可以很容易的从了解世界,顺应历史潮流,学习人类先进文明成果,除旧布新,把外国的好东西作为改造中国的借鉴方面来思考。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