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1 16:09:10

生活现象评析。

题目描述

【题目】生活现象评析。

2015年8月23日,河南某路段一辆货车倾翻,20吨苹果散落在地,当地村民一拨一拨地赶到现场哄抢苹果。

2015年8月25日,山东某高速路段,一辆禽类运输车倾翻,数万只小鸡散落高速路,附近村民闻讯纷纷前来抓小鸡。

【相关链接】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9条规定,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1)有人认为上述村民的行为应该受到道德的谴责。请说明理由。

(2)结合相关链接,请从法律角度对上述村民的行为做出评判:

(3)从法治角度看,如果上述哄抢行为不能受到法律处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4)结合材料及相关链接,你能体会到法律怎样的作用。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仔细阅读材料,提炼关键语句,用政治术语回答。材料表述的是村民哄抢出了事故而散落的苹果,抓散落的小鸡,这是不道德的,围绕不道德、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等方面阐述,也可以从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回答。(2)运用法律语言评价材料中村民的行为,材料中表述了“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9条规定,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所以哄抢苹果的行为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围绕侵犯他人何种权利、应受到的惩罚来回答。(3)本题考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违法行为如果不能受到惩罚,对于社会的发展、法律的威严都有较大的损害,围绕纵容违法犯罪、损害法律威严、影响法治建设的角度阐述。(4)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根据法律具有规范作用、保护作用展开知识点作答。

(1)见利忘义、损人利己,违反社会公德;与友善的要求背道而驰,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非不分,善恶不清,是非正义行为。(2)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所有权,是应该受到法律处罚的违法行为。(3)如果有法不依、违法不究,就会纵容违法行为,损害法律的公正和尊严,有损法治建设。(言之有理即可)(4)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制裁违法行为,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言之有理即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