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老师总希望一次性解决学生在品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学生进行道
题目描述
单选题
周老师总希望一次性解决学生在品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希望立竿见影、一次到位。周老师的想法违反了()的德育规律。 A 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B 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C 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 D 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答案解析
[题目解析本题考查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和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反复、逐步提高的过程。其中,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反复、逐步提高的过程表现为:(1)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2)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过程;(3)德育过程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题干中,周老师总希望一次性解决学生在品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希望立竿见影、一次到位的想法违反了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的德育规律。D项正确。A项: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表现为:(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2)德育过程要促进学生的知、情、意、行等因素的和谐统一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表现为:(1)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德育过程具有一系列复杂的矛盾。这些矛盾的斗争、转化与发展推动了德育过程的进展,推动了青少年学生品德的发展。表现为:(1)认识性质的矛盾。这种矛盾是由于学生缺乏道德知识、经验而呈现出认识上的差距或产生的错误思想、行为与道德要求的矛盾,学生常常表现为“有错不知错”;(2)能力性质的矛盾。这种矛盾是由于青少年道德能力不强、未能履行道德要求而出差错产生的矛盾,学生常常表现为“犯错不自觉”;(3)思想性质的矛盾。这种矛盾是由于学生沾染上或已形成某些不良的思想与习气,因而不能遵循或根本不愿遵循道德规范犯了错误而产生的矛盾,学生常常表现为“知错也犯错”。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
:D
相关试题
(多选题)流动资金贷款不得用于哪些领域和用途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渠道防渗工程冻害的类
(单选题)某企业2008年12月30日购入一
(单选题)寿险公司经营与管理是密不可分的。管
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你如何理解这
(单选题)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
明代《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写道,一商人
116.患者3日来头痛如裹,痛无休止,肢体困
【多选题】 OSPF将网络分为以下几种:【】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
574.井壁不稳定是指钻井和完井过程中的(
动物分类系统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购进的商品必须立足于()
铸铁轧辊按质量可分为几类?
英译汉:upwind
IgA肾病的诊断依据为()。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特种设备安全监
收集厂商报价的几种方式中可取的是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至少早、中、晚打开门窗
在兔子规则中,()出现在结论中的术语()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