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民族团结,是民心所向;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依据材料,结合所

题目描述

【题目】民族团结,是民心所向;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50年栉风沐雨,50载春华秋实。9月8日上午,西藏各族各界干部群众约29万人欢聚拉萨市布达拉宫广场,热烈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贺匾上题词“加强民族团结  建设美丽西藏”。

——新华网2015年9月8日

材料二   主权问题是不可以讨论的问题,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过香港岛和九龙。

——1982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谈话

材料三   “我们的国家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中国,我们的母亲,是我们的唯一的立足点。“

——柏杨

(1)材料一中的“热烈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指的是我国实行的哪一重要政治制度?

(2)材料二中提到的香港是被哪个国家侵占的?它能回到祖国怀抱得益于哪一政策的提出?这一政策的提出者是谁?这一政策的含义是什么?

(3)材料三体现了台湾作家柏杨怎样的情感?请结合所学,谈谈目前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答案解析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分,写错字不得分)(2)英国(2分);一国两制(2分);邓小平(2分);“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2分)(3)渴望祖国统一的情感(2分)(意思相近即可);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国力增强;“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2分)(回答一条即可得分;意思相近即可)

试题分析:(1)本问属于直问直答式简答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民族政策这一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课本知识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新型民族关系都属于民族政策,展开回答即可。这50年来,西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本原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2)本问考查的是我国统一的相关史实。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根据课本所学和材料,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中,英国占领中国的香港。为了完成祖国的统一,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一国两制,成功的收回了香港。“一国两制”顾名思义,“一国”即一个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制”即两种社会制度。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3)本问的设问方式属于从为什么的角度来考查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和基本理论素养。“我们的国家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形成一个整体。根据课本所学,“一国两制”成功收回了香港、澳门,为成功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国力增强;从材料三得出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