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2018年1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26次领导

题目描述

【题目】2018年1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26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郑重宣示:“中国将同各国一道,坚持共商共建共享,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建设’一带一路’,为亚太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更大发展机遇。”这里显示了中国作为大国勇当道义的胸怀,更显示了中国以全球视野扩大开放的底气与信心。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追根溯源)

(1)改革开放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开放窗口)

材料一? 对外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沿江和内陆开放城——沿边和内陆城市——沿边开放城市”的全方位、多层次、扇面形辐射的对外开放大格局。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特点。

材料二? 改革在前,开放在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呈现出改革与开放交互进行的新局面。……改革开放相互联动、相互促进,形成了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合力。

(3)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我国改革与开放的相互关系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材料三? 1990年初,邓小平说:“我的一个大失误就是搞四个经济特区时没有加上上海,要不然,现在长江三角洲,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开放的局面,都会不一样。”

(4)哪一开发区的设立弥补了材料三中邓小平的“失误”?

(展望未来)

(5)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你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将如何继续?

答案解析

(1)十一届三中全会(2)全方位、多层次、扇面形成辐射(3)由改革在前、开放在后到交互进行、相互联动、相互促进、形成合力(4)上海浦东开发区(5)努力学习,勇于创新(合理并积极向上即可)

(1)根据已学知识可以知道,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标志着我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2)根据材料二“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沿江和内陆开放城——沿边和内陆城市——沿边开放城市’的全方位、多层次、扇面形辐射的对外开放大格局。”可归纳出全方位、多层次、扇面形成辐射。(3)根据材料二“改革在前,开放在后”可归纳出由改革在前;根据“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呈现出改革与开放交互进行的新局面。”可归纳出开放在后到交互进行;根据“改革开放相互联动、相互促进,形成了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合力。”可归纳出相互联动、相互促进、形成合力。(4)根据材料三“我的一个大失误就是搞四个经济特区时没有加上上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0年在上海设立浦东开发区,成为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窗口,弥补了材料中邓小平的“失误”。(5)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努力学习,勇于创新。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