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唤醒中华民族萌发出中国梦的过程中……他们曾经学习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他们曾经寄希望于封建君主的“维新新政”……他们曾经渴望通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以创建像西方那样的民主共和国……

——《百年追梦与民族自强》

(1)据材料一,请列举资产阶级为民族复兴进行的“尝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尝试在中国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  一百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在近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剧烈运动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摘选自“十九大报告”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从思想基础、阶级基础、组织基础三个角度分析归纳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的历史条件。

材料三  1840年以后,意识到落后的中华民族求知若渴,四处寻找老师,学习美国、日本、前苏联等不少国家,最后还是通过走“中国特色的道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足以表明,强调“中国特色”在解决自身问题上,不仅具有必要性,更具有可行性。

——摘自顾骏《大国方略:中国怎样走向世界》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特色的道路”是什么?它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提出的?

答案解析

(1)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无法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3)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经历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放弃攻打大城市,走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毛泽东在领导秋收起义过程中,逐渐将革命的重心放在农村。

(1)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戊戌变法,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辛亥革命,是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民主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这些尝试在中国的失败,说明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无法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2)依据题干“一百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的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结合所学知识,从而得出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的组织基础是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3)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特色的道路”是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经历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放弃攻打大城市,走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毛泽东在领导秋收起义过程中,逐渐将革命的重心放在农村。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