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2 00:48:51

董仲舒认为:“(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

题目描述

【题目】董仲舒认为:“(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对这一言论最准确的理解是

A.在荀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天人合一”思想

B.在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君权神授”思想

C.与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主张如出一辙

D.排斥其他学说,树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这句话的意思是:上天赋予人的本性,有的人天生具有善的素质而不能成为善良的人,于是上天树立王道来教化这些人为善,这是天意啊。从而董仲舒得出了君权神授的主张。A项错误,材料探讨的是人性论,并未涉及到孔子的仁的主张;C项错误,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与材料思想相反;D项主张的是以儒家思想统一思想,因此与材料不符。故选B。

B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