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9 04:02:21

    材料:扫墓、踏青、折柳、洙浴、吟咪等,体现了清明节缅

题目描述

【题目】    材料:扫墓、踏青、折柳、洙浴、吟咪等,体现了清明节缅怀、感恩和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近年来,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献花遥祭等,为清明祭扫添增了新的表现形式;人文纪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览等,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1)清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体现了传统文化有那些特征?请简要说明。

(2)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清明文化创新的途径。

答案解析

本题以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献花遥祭等,为清明祭扫添增了新的表现形式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文化创新的途径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1)本题设问指向清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体现了传统文化有那些特征?请简要说明,是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识记。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2)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设问指向分析清明文化创新的途径。解答时首先明确知识指向,主要包括: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基本途径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坚持正确方向,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清明文化创新细化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统一。

(1) ①继承性②相对稳定性 (附简要说明)(2) ①立足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清明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发扬传统清明文化中健康有益的内容,去除封建落后的成分;采用节约环保的绿色过节方式,注人体现时代要求的新内容。③博采众长,以我为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既吸取外来有益文化,又保持我国清明文化的民族特色。④坚持正确方向。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