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材料一:国庆长假期间,来自杭州各大高校的1300余名志愿者,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一:国庆长假期间,来自杭州各大高校的1300余名志愿者,放弃休息,来到火车站、地铁站等地参与服务。“虽然也想家,虽然也很忙、很累,但是,做志愿服务最主要的是有意义、是发自内心的充实!”在杭州东站“微笑亭”参与志愿服务的一位大学生说:“做志愿者使我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体会到了帮助别人带来的快乐,所以,今后我会一直争取加入志愿者的队伍!” 

材料二: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青年志愿者。我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建设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志愿者的行为给我们的人生成长启迪有哪些?

(2)我们怎样才能在社会在生活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养成亲社会行为呢?

答案解析

(1)志愿者行为是一种亲社会的行为。我们要养成亲社会的行为,①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②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2)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①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亲社会行为及其重要性的认识,首先要求学生认识到题文中志愿者的行为是关注社会、帮助他人的亲社会行为;其次,从亲社会行为对我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和认可、在奉献中提升生命的价值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的认识,结合材料和所学,从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社会实践、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等方面回答,角度多元化,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