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

题目描述

【题目】“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一曲凄惨的《松花江上》,当年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传唱。

请回答:

(1)使东北人民脱离家乡、抛弃宝藏的事件是什么?为什么说那是个“悲惨的时候”?

(2)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东北的迅速沦陷?

(3)歌曲表达了东北人民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对这段历史你有何感想?

 

答案解析

(1)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我国东北三省,对东北人民实行血腥的殖民统治(2)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3)表达了东北人民对自己富饶家乡的热爱;对日寇野蛮侵占我国东北的愤懑,以及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惨痛。(4)只要能围绕“对日本侵略我国历史的痛恨,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谴责,激发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等方面展开,言之成理即可。

【1试题分析材料,这首歌反映的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后东北人民的悲惨境遇,题干要求答出这件事是什么,为什么东北人民那么悲惨,从材料分析,“九一八,九一八“已经给出了时间上的提示,指的是1931年日本侵略东北的九一八事变,事变后日本很快把中国东北变成了完全殖民地,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所以正如材料中反映的:东北人民处境悲惨。【2试题题干要求答出东北迅速沦陷的主要原因,可联系教材,多角度思考,可考虑蒋介石政府、东北军、国际社会、中共等各方面情况,但主要原因是要考虑当时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蒋介石政府的政策态度,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实力强大的东北军被迫撤入关内,导致东北迅速沦陷。【3试题分析题干,歌曲表达了东北人民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类题可从材料入手,此题从歌词入手,“森林煤矿”“大豆高粱” “衰老的爹娘”都表达了东北人民热爱自己家乡的强烈感情,而“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表达了家乡被日本侵略后的悲愤之情。【4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回答对这段历史的感想,这种题相对较难,关键是学生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做这类题要密切联系材料,切忌脱离材料,材料给出的是有关九一八事变的史实,可以多角度分析问题,如:对日本侵略的痛恨,对和平的向往,对蒋介石政府不抵抗政策的谴责、对共产党坚决抗日的拥护以及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的英勇抗日的敬仰,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注意语言通顺,思路清晰。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