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北京是座历史文化名城。某学校组织七年级学生完成了一次寻访京华

题目描述

【题目】北京是座历史文化名城。某学校组织七年级学生完成了一次寻访京华史迹的文化体悟之旅。

第一站东城区成贤街国子监

明朝把学校看作培植人才(政治上的人才),登庸(选拔)官吏的机关,而不视为提高文化,普及教育的工具...明朝的大学,名为国子监。太祖看国子监是极重的

——吕思勉《中国通史》

(1)国子监是明清时期教育的最高学府。请问明请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此,你有何看法?

第二站故宫乾清门西的一排建筑

(2)同学们在故宫看到如上图所示的一排建筑,了解到在这里的清朝大臣最主要的职责是每天接受皇帝召见,听皇帝口授旨意,拟写谕旨,转发各地。由此判断,这排建筑是什么机构?它的设立体现了清代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 

 

答案解析

(1)攻读“四书”“五经”,钻研八股文。看法:言之成理,观点正确,表述清晰即可。(2)答:军机处。体现了清代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1)依据材料“明朝把学校看作培植人才(政治上的人才),登庸(选拔)官吏的机关,而不是为提高文化,普及教育的工具”的信息,根据课本所学,国子监是明清时期教育的最高学府,但是此时的明朝为了加强皇权,主张学习八股文,学校都是为了培养听话的工具,主要攻读“四书”“五经”,钻研八股文。我认为这样的教育机构是形同虚设的,没有发展中华悠久的文化,是对中华文化的摧残。 (2)依据课本所学,为了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立军机处,由皇帝选调亲信大臣组成,军国大事完全凭借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必须听从皇帝指挥,军机处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