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08:43:25

启蒙运动时期欧洲出现“中国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启蒙运动时期欧洲出现“中国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伏尔泰认为,(中国的)皇帝自古以来便是首席大祭司……他可能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哲学家,最有权威的预言者,皇帝的御旨几乎从来都是关于道德的指示和圣训……中国的法律与伦理道德融为一体,因而……成为民众自觉遵循的行为规范,……在别的国家,法律用以治罪,而在中国,其作用更大,用以褒奖善行。

材料二  孟德斯鸠认为,……中国的皇帝实际上集政权和教权于一身,可以凭借其双重权力为所欲为。……中国的法律往往与习俗相混,判断是否违法并无严格的依据,罪与非罪、重罪与轻罪,最终都取决于皇帝的意志。……皇帝不但是最高行政长官,同时也是最高立法者和最高司法长官。……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

——许明龙《欧洲18世纪“中国热”》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指出伏尔泰、孟德斯鸠对中国政治的看法及其各自的理由。

材料三  绝大多数欧洲学者只能通过出版物分享传教士提供的有关中国的信息,仅有少数有缘结识在华或曾经赴华的传教士,向他们索取更多有关中国的信息,与他们共同探讨有关中国的种种问题。这类直接交往除了少量面对面的交谈,主要形式是信件往来。……通过各种渠道与在华传教士建立了通信联系的欧洲学者中,最有名的便是著名的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另一位与传教士有很多交往的学者,是法国人弗雷莱。

——许明龙《欧洲18世纪“中国热”》

(2)为何两位启蒙思想家对中国的看法有如此差异,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答案解析

(1)伏尔泰:依据材料一“在别的国家,法律用以治罪,而在中国,其作用更大,用以褒奖善行”可知主张开明君主制。理由:依据材料一“成为民众自觉遵循的行为规范”可以归纳出皇帝仁慈、贤能、讲道德;依据材料一“中国的法律与伦理道德融为一体”可知法律与伦理道德相融;孟德斯鸠:依据材料二“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可知主张中国是君主专制。理由:依据材料二“中国的皇帝实际上集政权和教权于一身,可以凭借其双重权力为所欲为”可知皇帝独揽大权、为所欲为;依据材料二“中国的法律往往与习俗相混,判断是否违法并无严格的依据,最终都取决于皇帝的意志”可知法律与习俗相混、法律取决于皇帝意志。(2)政治主张有别:依据所学可知伏尔泰主张“开明专制”而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原因:依据材料三“这类直接交往除了少量面对面的交谈,主要形式是信件往来。”“另一位与传教士有很多交往的学者”的信息从信息来源有限以及使用史料的间接性回答。

(1)伏尔泰:开明君主制。理由:①皇帝仁慈、贤能、讲道德;②法律与伦理道德相融,褒扬善行;孟德斯鸠:君主专制。理由:①皇帝独揽大权、为所欲为;②法律与习俗相混、法律取决于皇帝意志。(2)政治主张有别:伏尔泰主张“开明专制”;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信息来源有限:二者都主要通过出版物间接获取传教士提供的信息研究中国,并非自己亲身体验得到的第一手材料。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