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6 18:58:52

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牍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材料二  从唐代开始,科举考试中主考官逐渐与考中的举子,形成一种私人关系,也在官吏之间形成各种不同派别。宋太相开宝六年,首开殿试先河,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录取的考生只可以向天子谢恩,成为“天子门生”。殿试科目只有一种,就是策问。策问第一层是选经义中有关治国方略的某一基本论题,让对策者从经旨上阐述;第二层是让对策者围绕第一层中心论题,联系历代及本朝的相关治国实践展开论述、分析;第三层是提出当今治国中存在的与主论相关的实际问题,让举人讲自己的见解与主张。

——刘海峰《科举学导论》

材料三  ……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请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隋朝科举制的特点并指出其创立的原因。

(2)据材料二,分析科举考试中设置殿试的目的并指出殿试策问考查的主要内容。

(3)据材料三,指出科举制的积极意义。

答案解析

(1)特点:根据“投牍自进,按科应试”得出自由报考,分科考试,根据“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得出按成绩取舍。原因:根据“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得出门阀世族衰落,九品中正制废除。(2)目的:根据“科举考试中主考官逐渐与考中的举子,形成一种私人关系,也在官吏之间形成各种不同派别”防止结党营私;根据“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录取的考生只可以向天子谢恩”便于皇帝控制科举,加强君主专制。内容:根据“策问第一层是选经义中有关治国方略的某一基本论题,让对策者从经旨上阐述;第二层是让对策者围绕第一层中心论题,联系历代及本朝的相关治国实践展开论述、分析;第三层是提出当今治国中存在的与主论相关的实际问题,让举人讲自己的见解与主张”,概据得出围绕某一治国论题考查对策者:经义水平、对历史及时政问题的了解、对当今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与主张。(3)积极意义:根据“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得出有利人才的流动;根据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得出体现公平公正理念;根据“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得出激励个人的奋斗精神。

(1)特点:自由报考、分科考试、按成绩取舍。原因:门阀世族衰落,九品中正制废除。(2)目的:防止结党营私;便于皇帝控制科举,加强君主专制。内容:围绕某一治国论题考查对策者:经义水平、对历史及时政问题的了解、对当今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与主张。(3)积极意义:有利人才的流动;体现公平公正理念;激励个人的奋斗精神。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