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9 12:19:06

    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

题目描述

【题目】    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经投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是时代大势所趋,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举措,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有力的宪法保障。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在保持宪法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这是我国法治实践的一条基本规律。

自1954年首部宪法通过,我国宪法一直处在探索实践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1982年宪法公布实施后,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与发展,我国遵循宪法法律发展规律,分别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和2018年进行了5次修改。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第五次修宪中“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监察委员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入宪。

结合材料,阐述2018年我国第五次修改宪法的辩证唯物论依据。

答案解析

本题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经投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辩证唯物论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本题设问指向阐述2018年我国第五次修改宪法的辩证唯物论依据。解答时首先明确考查的知识范围是唯物论,主要包括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2018年我国第五次修改宪法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结合,注意解答哲学题要按照世界观、方法论、材料分析的顺序答题。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宪法修改是时代大势所趋,做到了从实际出发;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求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修宪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有力宪法保障;③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要求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宪法修改遵循了宪法法律发展规律。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