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来重视对地方的管辖。阅读下列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古代历来重视对地方的管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太古至春秋,君所任者,与共开国之人及其子孙也。……大夫以上皆世族,不在选举也。
——(清)俞正燮《癸巳类稿》
材料二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惟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晋书·段灼传》
材料三《傅畅自序》云:“时清定九品,以余为中正。余以祖考历代掌州乡之论,又兄宣年三十五立为州都,今余以年少复为此任,故至于上品。”
——《太平御览》
材料四乡会试考官、房考、监临、知贡举、监试、提调之子孙及亲族,例应回避。雍乾间,或另试,或题由钦命,另简大臣校阅。乾隆九年停其例,并受卷、弥封、誊录、对读等官子弟、戚族亦一体回避。
——《清史稿·选举志》
材料五根据1855年前后英国议院辩论记录及相关资料,得出结论:“中国的科举制度在英国已广为人知;……没有任何其他国家先于中国采用竞争性的文官考试制度,而且没有任何西方的个人、国家或种族声称其拥有考试制度的发明权。”
——张沅长《中国与英国的文官改革》
(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选官的主要依据是什么?西周为了维护政治稳定和权力的传接实行了什么制度?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傅畅为何能“至于上品”?与材料一中的选官制度有何共同特点?
(3)综合材料一到材料四,分析材料四中选官制度有何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从君主专制和东学西渐的角度分析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影响。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一指出:“太古至春秋,君所任者,与共开国之人及其子孙也。”君主选官的主要依据是开国之臣及其后代。由此分析可以回答出第一问。第二问结合所学可知西周为了维护政治稳定和权力的传接实行了宗法制度,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第(2)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三《傅畅自序》中记载:“时清定九品,以余为中正。余以祖考历代掌州乡之论……故至于上品。”傅畅因为身为评定人才等级的中正官,加上出身于官宦世家,故能位列上品。第二问共同特点应和科举制开放、公开的选举特点相比较思考。第(3)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解答比较型的题目时要先找到比较的角度确立比较项。本问可以从选官的标准、范围、形式与特点等。再比较两者在这个角度范围内的具体变化内容即可。如:选官形式:由世袭、推举到考试;选官标准:由血缘、门第到考试成绩;选官范围:不断扩大;选官特点:由封闭、垄断到公平、开放。第(4)题主要考查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解答本问需要注意影响可以从两个角度归纳,且要全面,即对中国封建社会统治和君主专制的影响和对西方选官制度的影响,如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加强君主专制;促进近代西方文官制度和近代政治的发展等。
(1)主要依据:血缘。制度:嫡长子继承制。(2)原因:身为中正;门第高贵。 共同特点:封闭性、垄断性。 (3)选官形式:由世袭、推举到考试;选官标准:由血缘、门第到考试成绩;选官范围:不断扩大;选官特点:由封闭、垄断到公平、开放。 (4)从世官制、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的演变体现了统治基础的扩大,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中国科举制成为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蓝本,促进了近代西方政治的发展。
相关试题
2050开发商收到承包商递交的竣工结算报告及
【多选题】 中国民生银行除了提供柜台交易方式
直线EF属于给定几何图形的平面是()。
我国的经济制度改革和变迁中采用的方式是以下哪
(多选题)有内胎的充气轮胎由()等组成
(单选题)下列肿瘤最易发生肝转移的是()。
(单选题)投射测验的理论背景是()
(单选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特点().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清朝初年政府特别
关于“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下列说法正确的
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类
施工合同中对支付工程款的时间约定不明,但建设
沉井水下封底要求有( )。
有一种海鸟爱拣食船上人们抛弃的残羹剩饭,故有
述企业网上营销价格的定价目标。
(2017河南)教学方法的实施应贯彻的原则包
婚前检查,是指结婚前对男女双方进行常规()和
统计人员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恪守职业道德。()
最能保障医疗护理质量的内科护士素质是
在铰链四杆机构中,取()杆作为机架,则可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