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下面是历史学家对一位重要的中国历史人物的评价,阅读材料后,结

题目描述

【题目】下面是历史学家对一位重要的中国历史人物的评价,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他一生培养了三千多弟子,比较著名的有72人。

材料二: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他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

——胡适

材料四:他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当仁不让于师!”

(1)材料中的“他”是何人?生活在哪个时期?

(2)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开创了哪个学派?他的思想主要由哪两部分组成?

(3)作为教育家,他“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的具体行动是什么

(4)他突出体现“将人看作是平等的”的教育主张是什么?

(5)材料四中的这些言论告诉我们哪些学习的道理?

(6)他的思想在战国时期被谁继承和发展的?他的言行都记录在哪本书里?

答案解析

(1)孔子;春秋时期(2)儒家学派; “仁”和“礼”(3)创办私学(4)有教无类(5)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独立思考,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6)孟子和荀子;《论语》

(1)根据材料中的“他一生培养了三千多弟子,比较著名的有72人。”可知,“他”指的是孔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开创了儒家学派;他的思想主要是“仁”和“礼”组成。(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作为教育家,他“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的具体行动是创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突出体现“将人看作是平等的”的教育主张是有教无类,体现教育公平。(5)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四中的这些言论告诉我们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独立思考,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言之有理即可。(6)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的思想在战国时期是被孟子和荀子继承和发展的;孔子的言行由弟子记录在《论语》当中。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