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70载两岸关系发展历程的历史定

题目描述

【题目】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70载两岸关系发展历程的历史定论,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府已经命令人民解放军从今天起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台湾海峡目前仍然存在着双方的军事对峙.....首先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

——《告台湾同胞书》(1979年)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把党中央多年来酝酿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创造性地概括为“一国两制”。

——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 海峡隔不断兄弟亲情,挡不住同胞对家乡故土的思念和对家人团聚的渴望。同胞亲情的力量终于在上个世纪80年代冲开了两岸封锁的大门。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走上了和平发展的道路......我希望,两岸双方共同努力,两岸同胞携手奋斗,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政治基础,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

——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会晤时的讲话

材料四? 我们坚持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治港”、“澳人治澳”,发展壮大爱国爱港爱澳力量,增强香港、澳门同胞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让香港、澳门同胞同祖国人民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关于台湾问题,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必须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构想有何发展? 从材料二中概括出中国政府提出这一构想的依据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的知识回答,“冲开了两岸封锁的大门”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九二共识”的内涵是什么?

(4)材料四中,概括“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5)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解决台湾问题的不利因素有哪些?

答案解析

(1)由军事对峙到和平统一。。(2)发展:明确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依据: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 (3)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4)“一国两制”的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继续坚持。(3点言之有理即可)。 (5)台独势力、外国反华分裂势力。(1点言之有理即可)。

(1)依据材料一“台湾海峡目前仍然存在着双方的军事对峙.....首先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可知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态度由军事对峙到和平统一。(2)依据材料二“把党中央多年来酝酿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创造性地概括为‘一国两制’”,可知与材料一相比,中国政府明确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依据材料二“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可知中国政府提出这一构想的依据有: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3)根据材料三”同胞亲情的力量终于在上个世纪80年代冲开了两岸封锁的大门“和所学的知识,“冲开了两岸封锁的大门”的标志性事件是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两岸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1992年海基会与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内涵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4)分析材料四,依据“发展壮大爱国爱港爱澳力量,增强香港、澳门同胞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可知有利因素有“一国两制”的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依据“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可知有利因素有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依据“必须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可知有利因素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继续坚持。(5)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解决台湾问题的不利因素有台独势力、外国反华分裂势力的阻挠。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