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题目描述
【题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入侵缅甸,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1942年2月,由精
锐力量组成的中国远征军入缅,与日军作战,在仁安羌作战中,中国远征军与敌浴血奋战,解救出被困英军,轰动英伦三岛,英军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放弃缅甸,向印度撤退,中国远征军掩护英军,并分别撤至印度和国内,中国大后方重要的对外陆路通道分别被切断,滇西一度被日军占领。1943年10月,中国远征军与盟军配合,反攻缅北和滇西,在密支那战役中,中国军人组成敢死队,绕到敌军背后,与正面部队同时发动进攻,使敌人背腹受敌,崩溃逃跑,日军指挥官绝望自杀。中国远征军兵力总计达40余万人,伤亡接机20万人,以巨大的牺牲换取了最后的胜利。
——摘编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远征军入缅前太平洋战场和中国战场的战略态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军事意义和政治意义。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掌握情况。解答此题首先要注意分析题目的要求:中国远征军入缅即1942年2月前的太平洋战场和中国战场的战略态势。然后联系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回答。如材料“日军入侵缅甸,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1942年1月,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这时的中国战场正处于艰苦的相持阶段。(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意义的认识与理解。解答时注意题目要求:“军事意义”与“政治意义”。回答军事意义要结合第(1)问的内容归纳总结;回答政治意义要从中国近代以来国际地位的变化尤其是抗战以来国际地位的变化及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影响分析解答。
(1)日军大举进攻东南亚,美、英处于守势;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已形成;中国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2)军事意义:消灭了日军有生力量;保存了盟军反攻的实力;打通了中外国际交通线。政治意义:表现出中国军队的英勇善战;增强了民族自信心,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相关试题
[单选] 某工厂有100名工人报名参加了4项
(单选题)体虚气弱,外感风寒,内有痰湿之证,
增强桩核固位的方法有哪些()答案?
【标准答案】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对各种不同
任何App或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应当依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始于21世纪初。2009年
2018年3月17日,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出现
社会悖论是指在多人决策的某种场合,每人具有一
钢筋在运输、储存、加工过程中,应防止( )
“无线全球眼”业务提供哪两类服务?
当前复员退伍军人的需要主要集中在()。
在ZXG10 iBSC中,UIMC的功能描述
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
说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革命性转换
熙宁(宋神宗年号)青苗取息二分,提举使复以多
侯建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中评论一
有关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下列选项说法中错误的
下列机油中,夏季用机油牌号是( )
路由环问题会引起
输气站工艺管线严密性试验有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