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09:42:10

地理大发现将世界逐渐连成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阅读材料,回答问

题目描述

【题目】地理大发现将世界逐渐连成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限制欧洲与亚洲贸易的……原因是,难以找到能在亚洲市场上出售的物品。这个问题从古典时代起就有了;那时罗马帝国为支付中国的丝绸和印度的纺织品而耗尽自己的黄金。16、17和18世纪,情况还是如此,亚洲仍然对欧洲商品不感兴趣,而欧洲则勉强地用金银去支付它所想要的亚洲产品。

材料二  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三  处于欧洲上升时期的人们,对黄金的渴望近乎到了癫狂。仅1545~1560年间,西班牙每年从新大陆就运回黄金5500公斤,白银246000公斤,在这次世界范围内的财富大迁移过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了无可争辩的运输队,而荷兰和英国则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

——方舟《从海洋开始人生的冒险家们》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为例,分析欧洲“难以找到能在亚洲市场上出售的物品”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指出18世纪后期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简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量贵重金属的涌入对欧洲社会的发展变化产生的影响。“荷兰和英国则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解析

(1)原因:依据材料一“亚洲仍然对欧洲商品不感兴趣,而欧洲则勉强地用金银去支付它所想要的亚洲产品”的信息和所学从中国实行的经济模式以及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中国实行的“闭关”政策等回答。       (2)变化:依据材料二“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的信息可知世界市场不断扩大;依据材料二“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的信息可知是商业交换的品种增多;原因:依据材料二的时间和所学从新航路的开辟以及殖民扩张的加剧回答。(3)影响:依据材料三“对黄金的渴望近乎到了癫狂”“从新大陆就运回黄金5500公斤,白银246000公斤”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从价格革命以及引起西欧的社会分化回答。含义:依据材料三“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了无可争辩的运输队,而荷兰和英国则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的信息和所学可知西、葡掠夺的贵重金属为英、荷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量资本原始积累。

(1)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长期在亚洲(中国)占据主导地位,对外来商品基本没有需求;亚洲(中国)经济水平长期领先于欧洲;亚洲各国(以中国为典型)实行“闭关”政策。       (2)变化: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商业交换的品种增多;原因: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的加剧。(3)影响:引发了“价格革命和社会分化;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衰落。含义:西、葡掠夺的贵重金属为英、荷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资本原始积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