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阅读下列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产,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

材料二  北魏统治者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迁都洛阳后,北魏仿照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提倡鲜卑人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与汉族通婚等。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史》

(1)材料一中的“商君”是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是什么改革措施?

(2)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商君”的改革起到了什么积极的效果?

(3)材料二中的“统治者”主要指谁?改革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

(4)综合上述两则材料,你认为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起到什么作用?

答案解析

(1)商鞅;统一度量衡。(2)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3))北魏孝文帝;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4)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改革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等。

(1)根据材料一“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因此说材料中的“商君”指的是商鞅,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开始变法。材料中“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指的是统一度量衡。(2)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变法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根据材料二“提倡鲜卑人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与汉族通婚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所以材料二中的“统治者”主要指北魏孝文帝,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4)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改革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