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12:33:41

两次世界大战对中国和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

题目描述

【题目】两次世界大战对中国和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7年,当中国参战问题一经提出,国内舆论曾经展开过激烈争论。孙中山指出:“我中华为世界独存之古国,开化最早,蛮风久泯,人好和平,不尚争斗,有不得不以战止战者也。”11月20日,孙中山致日本首相寺内正毅指出:“(中国政府)出兵欧洲,非其所能,或者假托名义,向贵国作取军械巨款,用以压迫护法之国民。”

材料二  面对日本人的暴行和残酷,中国各界人士民族主义思想加强,现代中国的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从战略上,中国抗日战争积极配合和支持了盟国的作战,不仅打破了日军北进苏联的计划,而且迟滞了日军南进太平洋的行动,彻底粉碎了德、日法西斯北攻高加索、中东,南攻澳大利亚、锡兰,在埃及和印度实现东西会师的战略企图。1945年6月,世界上50个国家的代表在联合国制宪会议上签署《联合国宪章》,中国在签字仪式上列为首位。

——岳思平《中国抗战为世界和平做出历史贡献》

材料三  国际联盟之宗旨规定:各缔约国为促进国际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维护各国间公开、公正、荣誉之邦交,严格遵守国际公法之规定。

——《国际联盟盟约》

联合国之宗旨为:一、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为此目的:采取有效集体办法、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

——《联合国宪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对中国参战所持的立场,并归纳其理由。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华民族抗战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问题上,联合国与国联的规定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70年代以来联合国在“制止侵略”方面的一个实例。

 

答案解析

(1)立场:根据材料“我中华为世界独存之古国,开化最早,蛮风久泯,人好和平,不尚争斗,有不得不以战止战者也”可归纳出孙中山反对中国参战。理由:根据材料“我中华为世界独存之古国,开化最早,蛮风久泯,人好和平”可归纳出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是热爱和平的民族;根据材料“或者假托名义,向贵国作取军械巨款,用以压迫护法之国民”可归纳出北洋军阀政府参战是要借机扩充军备,镇压人民。(2)影响:根据材料“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可归纳出民族主义思想增强,加强了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联系;根据材料“中国抗日战争积极配合和支持了盟国的作战”可归纳出配合和支持了盟国的作战;根据材料“世界上50个国家的代表在联合国制宪会议上签署《联合国宪章》,中国在签字仪式上列为首位”可归纳出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3)不同:根据材料“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维护各国间公开、公正、荣誉之邦交,严格遵守国际公法之规定”、“采取有效集体办法、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可归纳出不同是国联要求成员国承诺不进行战争,联合国采取集体防御的办法。举例:如授权美国组建多国部队,打击入侵科威特的伊拉克。

(1)立场:孙中山反对中国参战。理由:从历史传统来看,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是热爱和平的民族;北洋军阀政府参战是要借机扩充军备,镇压人民。(2)民族主义思想增强,加强了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联系;战略上,配合和支持了盟国的作战;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3)国联要求成员国承诺不进行战争,联合国采取集体防御的办法。如授权美国组建多国部队,打击入侵科威特的伊拉克。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