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2 18:39:27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当今社会的工业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

题目描述

【题目】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当今社会的工业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阶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意大利许多自治城市里,商人投资开办作坊,控制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两个环节,雇用一些行会手工业者和零散工人工作。这种生产直接面向市场,由“商人直接支配”,手工业者失去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也不再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自强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1953—1957年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材料四  动力的革命解放了人类的双手,运输的革命又使人类远距离的生产与销售成为可能,这便是在英国兴起的广泛而深刻的工业革命……这场革命使英国由农业—乡村经济体制转变为工业——城市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即开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材料一的这种生产方式具有什么性质?请根据材料一分析这种生产方式的特点。

(2)材料二中的“自强运动”是哪一事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个这场运动中的民用企业。

(3)材料中所示成就的取得是由于哪一计划的开展?这一计划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影响?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运输的革命”指的是什么?对它的出现做出贡献的发明家是谁?根据材料四概括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答案解析

(1)材料一反映了手工工场在意大利出现,这种生产方式具有早期资本主义性质。根据材料一分析这种生产方式的特点,依据“商人投资开办作坊,控制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两个环节”可知商人控制了手工作坊;依据“雇用一些行会手工业者和零散工人工作”可知商人与工人形成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依据“这种生产直接面向市场”可知生产直接面向市场;依据“手工业者失去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也不再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可知资本与劳动逐渐分离。(2)依据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自强运动……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可知“自强运动”是是指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临内忧外患,以李鸿章、曾国藩等为代表的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科技以维护清朝统治,为此他们发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创办一批军事、民用企业,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结合所学知识,洋务运动中民用企业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3)材料三中示意图反映了1953——1957年我国建成了沈阳第一机床厂、第一汽车制造厂以及武汉长江大桥等,据此可知这是“一五”计划的成就。“一五”计划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4)根据材料四可知反映的是工业革命时期,结合所学知识,“运输的革命”指的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火车、铁路的出现推动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新,铁路时代到来。对它的出现做出贡献的发明家是英国人史蒂芬森。根据材料四“这场革命使英国由农业—乡村经济体制转变为工业—城市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即开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概括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是推动了英国城市化,工业化,使英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

(1)资本主义性质。商人控制了手工作坊;商人与工人形成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生产直接面向市场;资本与劳动逐渐分离。(2)洋务运动。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3)“一五”计划。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4)火车、铁路的出现。史蒂芬森。推动了英国城市化,工业化,使英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