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09:54:57

昙花一现的“现代化”。

题目描述

【题目】昙花一现的“现代化”。

(图一)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史学家胡绳语),在已成定局的悲剧面前,以“成事不说”为由纷纷散去。但是,他们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以致成为一场“现代化”运动的先声。(图二)在“忧时七上皇帝书”的感召之下,身不逢时的年轻国君在颐和园行宫(而非紫禁城内正式议政的勤政殿)与一位“秀才”共谋国是。(图三)但是,这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现代化”运动,却在京城菜市口的刑场上画上了“休止符”……

请在上述图文启发下联系历史,完成下列问题:

(1)具体解释“已成定局的悲剧”和图一暗喻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2)年轻国君与“秀才”共谋国事指的是什么事件?为什么说上述历史事件是一场“现代化”运动?

(3)图三释文没有用“画上了句号”,而是用“画上了‘休止符’”,这里的深层次含义何在?

答案解析

(1)本题据材料“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在已成定局的悲剧面前”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马关条约》的角度解释“已成定局的悲剧”。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公车上书”推动维新运动的兴起的角度回答图一暗喻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2)本题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光绪帝召见康有为讨论维新变法等方面回答年轻国君与“秀才”共谋国事指的是什么事件。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实行君主立宪发展民族工商业来摆脱民族危机等方面回答为什么说上述历史事件是一场“现代化”运动。 (3)本题据图三释文没有用“画上了句号”,而是用“画上了‘休止符’”,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维新思想广泛传播的角度回答这里的深层次含义何在。

(1)清政府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公车上书”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兴起。(2)光绪帝召见康有为讨论维新变法事宜,戊戌变法是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发生的,资产阶级维新派试图通过实行君主立宪、发展民族工商业来摆脱民族危机,光绪帝颁布的变法法令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维新派的主张。因此,戊戌变法是一场通过变法而进行的现代化运动。(3)戊戌变法使维新思想得以广泛传播,使“变革”成为不可遏止的思想潮流,中国的近代化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止步。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