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在十年内战中的两次“改向”,对中国革命的

题目描述

【题目】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在十年内战中的两次“改向”,对中国革命的发展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起义,开始他们攻占了一些县城,后来由于城市里敌人的力量比较强大,工农革命军损失严重,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

(l)材料一中的“起义”指哪一历史事件?毛泽东决定“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的结果如何?对中共探索革命道路起到什么影响?

材料二 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向湘西前进,在斗争中红军人员损失过半。在这危急时刻,毛泽东提出红军不去湘西,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于是红军改向,渡过乌江,夺取贵州北部重镇遵义。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红军“改向”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红军此次改向夺取“贵州北部重镇遵义”对中国革命的发展有何重大意义?

 

答案解析

(1)事件:秋收起义。结果: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影响: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2)原因:红军损失大,敌人在贲州的力量薄弱。意义: 在此中共召开了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1)根据材料一“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起义” 结合所学知识,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了秋收起义。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向湘赣边的井冈山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此,开创了一条中国革命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因此材料一中的“起义”指秋收起义。其结果是: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其影响是: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2)根据材料二“……在斗争中红军人员损失过半。在这危急时刻,毛泽东提出红军不去湘西,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可知,红军“改向”的原因是红军损失大,敌人在贲州的力量薄弱。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