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阅读图片,请回答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图片,请回答

(1)上图反映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几次改革,分别是:

图一反映的是1950﹣1952年新解放区进行的     ;图二反映的是1953﹣1956年进行的     。图三反映的是1958年开始的     。图四反映的是1978年开始于安徽农村的     。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大包干纪念馆为什么建在安徽凤阳小岗村?这一政策在全国推进行后,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从上述材料中你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答案解析

(1)土地改革;三大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农民率先进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行动,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3)必须不断坚持改革,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政策要符合国情,结合实际;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等;改革要以提高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的。

(1)分析图片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1953年﹣1956年,我国进行了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图片3是1958年在大跃进运动进行到高潮时,开展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村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2)图片的关键信息是“大包干”。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号角,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农民率先进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行动,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后来这一制度逐渐被完善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在全国推行。这一制度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3)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启示我们,必须不断坚持改革,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政策要符合国情,结合实际;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等;改革要以提高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的。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