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7 11:46:45

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一隋唐时期,西北是全国政治中心。西北指陕、甘、宁、青、新五省(区),面积占全国1/3,是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因西北少数民族的军事威胁,政府驻戍庞大的军队,并将营农和防边结合。为持久计,隋在陇右、河西、西域等地屯田,唐代严管州军屯政,每年举行“屯官叙功”,以示考核。当时全国屯田992屯,关内、陇西与河西三道占584屯。西北屯田减轻了政府的财政压力和百姓的免输之劳。屯田之外,隋唐还在西北发展官牧业,蓄养的战马数量庞大,还能满足宫廷、政府厩马、祭祀和宴飨之需。唐太宗平定突厥后,对塞内民族“怀柔”,进贡者备尝其值,广设市场,敞开渠道,满足各族不同的物资需求。安史之乱前,西北“自安远门西尽唐境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

——摘编自李清凌《西北经济史》

材料二“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作出多项开发西北的决议,包括移民屯垦,发展农工牧业、矿业、水利、交通等。1932年,西北问题研究会成立,《西北问题季刊》等杂志涌现。行政院与中国农民银行、中央银行等联合成立办事处,并设立各级分支机构。1933年,西安集成三酸厂(硫酸、盐酸、硝酸)成立,带动了制革、印染、矿冶、火柴、造纸等工业的发展。1934年,陇海铁路开通至西安,从西安通往西北各地的公路也相继通车。1936年,商办大华纺织厂成立。全面抗战爆发后,蒋介石提出“西北是建国的根据地”。1938年,内迁陕西的企业以面粉加工、棉毛纺织、火柴制造等为主。1941年,西北经济研究所成立,一批学者提出物资调节和优化物价统制等办法,还对各种经济门类展开了大量的研究,有的还注意到要协调各行业发展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如西北土地的利用,土地的改良等。

——摘编自王红岩《抗日战争时期西北经济开发述评》等资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时期西北地区开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战时期西北地区开发的特点,并简析其历史作用。

答案解析

(1)依据材料一的信息从处于全国政治中心;或答“政治地位重要”等\拥有丝绸之路的交通优势;或抄材料“是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政府重视边防,提供特殊机遇;或答“应付西北少数民族军事需要\屯田制度与官牧战马以及统治者采取了缓和民族矛盾的措施回答。 (2)第一小问特点依据材料二“经济发展与战争形势密切相关\国民政府主导并实行统制经济、科研舆论为经济发展建言献以及重化工业与民生工业均有发展等角度思考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成为抗日战争的大后方,有力地支援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以及人口与技术大量西迁,为大西北社会经济发展与各民族的融合创造了条件角度回答。

(1)原因:处于全国政治中心;拥有丝绸之路的交通优势;政府重视边防提供特殊机遇;屯田制度与官牧战马的推行;统治者采取了缓和民族矛盾的措施。(2)特点:经济发展与战争形势密切相关;国民政府主导并实行统制经济;科研舆论为经济发展建言献策;重化工业与民生工业均有发展;开始关注西北的环境与自然资源问题。历史作用:成为抗日战争的大后方,有力地支援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人口大量西迁,带去了先进技术,为大西北社会经济发展与各民族的融合创造了条件。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