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数据图表的阅读分析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素养。阅读下列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数据图表的阅读分析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素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2~1957年我国主要产品产量简表

   

材料二 我国国民经济成分比例示意图

材料三 1966~1968年我国财政总收入统计图   

 

材料四 建国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别概括指出从1952年到1957年我国工、农业生产的总体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从1952年到1956年我国公私经济比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导致材料三我国财政总收入连年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依据材料三“1966~1968年我国财政总收入统计图”

(4)分别指出材料四中从1957年到1962年国内生产总值急剧下降的原因以及1962年后又迅速回升的因素。

答案解析

(1)趋势:工业生产发展迅速,农业生产发展相对缓慢(或:重工业增幅大,轻工业和农业增幅相对较小)。原因:一五计划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2)变化:由私有制经济占优势到以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主要原因: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3)文化大革命的影响。(4)下降原因:出现“左”倾错误(或:发生“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失误);严重自然灾害等。(任意1点)回升因素:中央对国民经济的调整。

(1)依据材料一“1952~1957年我国主要产品产量简表”的数字:钢增幅296%,煤炭增幅98%;棉纺物增幅32%,谷物增幅19%,由此看出,重工业增幅大,工业生产发展迅速;轻工业和农业增幅相对较小,农业生产发展相对缓慢。结合课本所学,1953——1957年我国制定一五计划建设,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相应的发展农业、轻工业等。故工业发展的较快,农业相对缓慢。(2)依据材料二“我国国民经济成份比例示意图”,1952年我国的公有制经济比例所占较少,私有制经济占的比例较多;到1956年公有制经济所占比例变大,私有制经济所占的比例变少了。得出:我国国民经济成份比例由私有制经济占优势到以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结合课本所学可知,到1956年,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所以公有制经济成份比例变大。(3)依据材料二“1952年到1956年我国公私经济比例”,可以看出国家财政收入从1966年到1968年持续下降。结合课本所学,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全国一片动乱,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影响了经济的发展。(4)依据材料四“1957年到1962年国内生产总值急剧下降”,结合课本所学可知,党和人民对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1958年党中央发动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左”倾错误出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失误,加上严重自然灾害,国家和人民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1961年,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经过努力,不久就取得明显成就。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