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3 17:47:07

纺织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纺织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施复夫妇二人住在苏州盛泽镇上,靠养蚕织绸生活,本是小户人家。由于他们织的丝绸光彩润泽,在市场上卖的很好,赚了许多银子。几年后,他们增买了三四张织机,不到十年,积累了几千两金子,后来他们又买了两所大房子和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成为机户。

——摘编自(明)《醒世恒言》

(1)依据材料一,指出施复夫妇经营方式的转变,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  施复夫妇意再添织机两百台。然官府不允,屡次扩资,均被压制。施复深受其累,本欲就此束手。恰有亲戚自南洋归,言海外需求甚巨。心大动,于是请来船户,打造远洋帆船,意欲出海谋利。官衙闻讯,竟以施复结交海盗之名,强行入狱,后经家人多方营救方得以出狱。回顾往事,感慨道:购田置地,衣租食税,方为稳妥之道。

——摘编自(明)《醒世恒言》

(2)依据材料二分析施复夫妇为什么最终选择“购田置地”。这样的结局说明了什么?

材料三  鸦片战争前后生丝内外销比例的变化

 

年代

内销

外销

1840年以前

86

14

1894年

48

52

 

 

注释:“洋行”指外国资本家在中国开设的商行。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生丝生产和贸易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材料四  近年来,苏州中涛纺织有限公司以俄罗斯、白俄罗斯以及乌克兰等俄语区国家为主要贸易对象,对外贸易额逐年增长。在俄罗斯市场中,中涛纺织生产的工装、劳保服、迷彩服系列面料大受欢迎。中涛纺织继续以盛泽面料基地为依托,进一步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份额。

——《盛泽:在“一带一路”上打造新引擎》

(4)依据材料四,指出中涛纺织对外贸易的特点,分析其发展的有利环境。

 

答案解析

(1)转变:从材料 “靠养蚕织绸生活,本是小户人家”“ 雇人织绸,成为机户”可知,经营方式由家庭经营到雇佣生产。原因:从材料“在市场上卖的很好”可知,市场需要量大,从材料“赚了许多银子”“不到十年,积累了几千两金子”可知,实现资金的积累。(2)原因:从材料“官府不允,屡次扩资,均被压制”可知官府打压;从材料“竟以施复结交海盗之名,强行入狱” “(明)《醒世恒言》”可知海禁政策的实施。说明了:从材料一中的雇佣关系,和材料二的扩大再生产受阻可知,在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艰难。(3)变化:从表格内销减少,外销增多的数据可知,出口增加。从晚清时期出口销售渠道可知,皆出现缫丝厂,由此可知出现近代化的生产方式。影响:材料三的变化,主要是从经济角度思考,如出口增加,中国卷入世界市场;生丝的商品化,促进自然经济的解体;生产方式的近代化,促进经济发展的近代化等。(4)特点:从“以俄罗斯、白俄罗斯以及乌克兰等俄语区国家为主要贸易对象”可知,贸易对象以俄语区国家为主;从“对外贸易额逐年增长”可知,贸易额不断增长;从“生产的工装、劳保服、迷彩服系列”可知,商品种类丰富等。有利环境:需要结合材料和时代背景进行分析,如“一带一路”可知国家政府支持;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国家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等。

(1)转变:由家庭经营到雇佣生产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需求);资金积累(2)原因: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官府打压);海禁政策;小农经济占主导说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艰难(3)变化:出现近代生产方式;出口增加。影响:生丝生产日益商品化;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促进经济近代化(4)特点:贸易额增长;贸易对象以俄语区国家为主;商品种类丰富有利环境: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全球化;对外开放;“一带一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