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历史发展证明,从整体看,不分国度与种族,人类利益攸关。阅读读

题目描述

【题目】历史发展证明,从整体看,不分国度与种族,人类利益攸关。阅读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2年,美国总统哈定敦促美国国会,以德国货币贬值危害美国工业为由,通过新的关税法,将美国对他国进口商品平均关税率从1914-1922年平均28.3%的水平提升至1923-1929年平均38.2%的水平。英法德等国采用同样提高关税(有的比美国关税还高)的办法,报复美国,同时也抵御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美国对外贸易锐减。但是,美国各企业实行分期付款、美国银行鼓励个人信贷消费;大企业,特别是新兴企业,从银行贷款,继续扩大生产,用降低价格的办法打击竞争对手。美国国内市场依然保持了“高度繁荣”。在竞争中,一些企业倒闭和被兼并。这类企业的工人失业。一些农场主把资本投入股市,而对农业投入不足,农民更加贫困。美国商品消费者的主体是占人口总数70%的工人、农民。工人农民终因收入少,甚至没有收入,缺乏后续消费能力,无力偿还银行信贷,破产企业也难以偿还银行贷款。仍然维持生产的企业,货物堆积如山,再也难以销售。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狂跌。接着,一批从股市筹集资本的银行、工厂倒闭。美国爆发了经济危机。

到1929年底,美国发生的经济危机,对其他国家影响还可控。然而,193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新法案,再次提高关税。短时间内,英法德意等国,也提高关税税率,达到50%,甚至高达150%。接着,各国争相货币贬值,还采取其他一些贸易保护的办法。与1929年经济危机发生前相比,到1932年底,国际贸易(国家与国家之间做生意,就是国际贸易)锐减66%。

从1931年起,由于依靠经济手段难以抗衡经济危机,经济力量相对弱势的日本、意大利、德国,走上了武力拓展国际市场的道路。

——摘编自徐继素等编著《世界通史》

材料二:1942年1月,美、英、法、中等26国(后来又加入21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保证用自己全部军事、经济资源,对法西斯国家集团作战,相互合作,决不与敌人单独停战议和。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请回答:

问题一:根据材料一指出,到1932年底,国际贸易锐减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日、德等国家走上武力拓展道路的经济原因是什么?

问题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开始实施新政。他用什么办法为人们提供就业机会?同一时期的苏联,在工业建设和农业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那时的苏联工人、农民不担心失业的问题。这是为什么?

问题三:材料二中,《联合国家宣言》所指的敌人,主要指哪些国家的哪些人?从材料二看,47国采用什么策略最终战胜敌人?

问题四:综合材料一、二,通过上述研究,你得到哪些启示?

答案解析

问题一:互相提高关税;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问题二:兴建公共工程(推行以工代赈)。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实行工业化政策(或重点发展重工业);实行农业集体化政策(或建立集体农庄)。(任意两点即可)苏联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或苏联经济迅速发展)问题三:德、意、日的法西斯侵略者。组成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问题四:人类是利益攸关的整体。国与国合作则共赢,互相隔阂与斗争则都受损失。(符合上述意思的其他答案,酌情同样给分)

问题一:直接原因:依据材料一“英法德等国采用同样提高关税(有的比美国关税还高)的办法,报复美国”可知互相提高关税;经济原因:依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是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导致。问题二:罗斯福的就业方法:依据所学从兴建公共工程回答。苏联的措施:依据所学从经济体制、工业化政策以及实行农业集体化等回答。原因:依据所学从苏联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回答即可。问题三:敌人:依据材料二和所学可知《联合国家宣言》所指的敌人是德、意、日的法西斯侵略者。策略:依据材料二可知组成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问题四:依据材料和所学从人类是利益攸关的整体以及国与国要相互合作回答。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