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17:03:35

(对应点:清末的考试制度改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题目描述

【题目】(对应点:清末的考试制度改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光绪三十年(1904年)殿试试题

一、“世局日变,任事需才,学堂、警察、交涉、工艺诸政,皆非不学之人所能董理。将欲任以繁剧,必先扩其闻见,陶成之责,是在长官。顾各省设馆课吏,多属具文。上以诚求,下以伪应,宜筹庸法,以振策之”。

二、“汉唐以来兵制,以今日情势证之欤”。

三、“古之理财,与各国之预算决算有异同否”。

四、“士习之邪正,视乎教育之得失。古者司徒修明礼教,以选士、俊士、造士为任官之法。汉重明经,复设孝廉、贤良诸科,其时贾董之徒最称渊茂。东汉之士以节义相高,论者或病其清议标榜,果定评欤?唐初文学最盛,中叶而后,干进者至有求知己与温卷之名,隆替盛衰之故,试探其原。……今欲使四海之内,邪慝不兴,正学日著,其道何之从?”

——摘编自《中国古代科举》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清末人才选拔的特点。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评价清末的考试制度。

答案解析

(1)特点:根据材料“世局日变,任事需才……非不学之人所能董理。将欲任以繁剧,必先扩其闻见”可知,清末人才选拔要求注重时事,见识广博,主张学以致用;根据材料“古之理财,与各国之预算决算有异同否”可知,清末人才选拔要求熟悉中外历史;根据材料“古者司徒修明礼教”“汉重明经,复设孝廉、贤良诸科”可知,清末人才选拔依然注重人才的德行。(2)评价:联系所学知识,从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两方面来分析清末考试制度即可。积极作用方面,根据上一问可知,清末人才选拔注重时事,强调学以致用,而且在考试中参杂西方近代思想,可见当时考试制度受到时局和西方近代教育思想的影响。局限性方面,清末人才选拔最终目的是选拔官员,具有较强的功利性,这样的人才选拔不利于教育的普及;从考查内容来看,当时的人才选拔不注重自然科学知识,这显然不适应时代发展,必须改革。

(1)特点:要求注重时事,见识广博;要求熟悉中外历史;学以致用;通过考试选拔官员;注重德行。(2)评价:考试制度受到时局和西方近代教育思想的影响,注重时事,强调学以致用;但科举考试有很大的局限性,最终目的是选拔官员,功利性较强,不利于教育的普及,不注重自然科学知识,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必须改革。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