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07:32:18

回顾儒学发展史,可知儒学总是在创新中得到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回顾儒学发展史,可知儒学总是在创新中得到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天下并争于战国,儒术既绌焉。然齐鲁之间,学者独不废也。于威、宣之际,孟子、荀卿之列,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以学显于当世。

——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

材料二  当时(西汉)的儒学者们,适应历史的需要,勇敢地负起复兴儒学的重任:一是要恢复儒学的正统地位;二是要恢复与保护儒家经典;三是要深化儒经研究。

材料三  在宋明理学思潮中,理学家在儒学理论创新方面,也十分典型。“理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居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它的创立,既符合社会政治方面的需要,又有其理论思维内在逻辑的必然。

——材料二三均摘自黄钊《应当高度重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

材料四  至于到了封建末世,当民主主义开始萌动之际,古老的民本主义再度发挥其社会批判功能,并成为生发近代民主主义的生长点。明末清初黄宗羲的名著《明夷待访录》,便承袭了前辈的民本主义思想,提出国君是“天下之大害”的惊世骇俗命题,向流行于当世的“君为天下主”的传统论调提出挑战。

——摘编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孟子和荀子对孔子核心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董仲舒在“深化儒经研究”方面有何贡献?此后,儒家思想发展状况如何?

(3)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理学是如何对传统儒学进行继承创新的?列举北宋理学家核心思想。

(4)据材料四与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的思想家是如何发展儒学的?

(5)综合上述材料,儒学的继承与创新在今天有何现实意义?

答案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孟子继承孔子德治的基础上提出仁政;荀子对各家都有所批评,唯独推崇孔子的思想,认为是最好的治国理念,荀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提出仁义和王道的主张。(2)贡献,根据所学可知,董仲舒围绕“大一统”这一时代主题,把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把先秦儒学逐渐改造为新儒学以适应统治阶级的统治需要。状况,董仲舒改造儒学后,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立新儒学的正统地位,逐渐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3)继承创新,根据材料“既符合社会政治方面的需要,又有其理论思维内在逻辑的必然”结合所学可知,理学又称为义理之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理学的天理是道德神学,同时成为儒家神权和王权的合法性依据,理学在以往儒学的基础上融合佛教、道教思想,形成新的儒学体系。核心思想,结合所学可知,理学的核心思想是强调理先于气,即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4)根据材料“当民主主义开始萌动之际,古老的民本主义再度发挥其社会批判功能”“便承袭了前辈的民本主义思想,提出国君是‘天下之大害’的惊世骇俗命题”等信息可知,明清之际,经济方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政治方面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思想方面理学思想进一步禁锢人思想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家,如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他们对传统儒学批判和继承并进一步发展。(5)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创立并得到后世的推崇的发展,孔子强调的“有教无类”等思想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儒家思想随着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统治需要的不同而不断演变发展,其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其大一统思想有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

(1)孟子:主张仁政。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2)贡献:把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并加以改造。状况:逐渐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或走上正统地位)。(3)继承创新: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核心思想: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4)如何发展:批判、继承与发展(5)意义:“有教无类”等思想有助于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其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其大一统思想有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