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23:17:36

北宋政治家王安石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其

题目描述

【题目】北宋政治家王安石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朝廷大有三冗,小有三费,以困天下之财。……何谓三冗?天下有定官无限员,一冗也;天下厢军不任战而耗衣食,二冗也;僧道日益多而无定数,三冗也。三冗不去,不可为国。

——《宋史》卷二八四

材料二安石曰:“所以不足者,由未得善理财之人耳。”

光曰:“善理财之人,不过头会箕敛以尽民财。民穷为盗,非国之福。”

安石曰:“不然,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饶。”

——司马光《传家集》

材料三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主要是通过限制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和通过政府利用商人专营某些商业行业,来获取财政收入,这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变法较多地反映中小地主之中小商人的要求,尤其是南方地主的商人的要求……总的来说,变法是代表地主阶级革新派的一种主张,其主流应该肯定。

——谷霁光《王安石变法与商品经济》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社会现象给北宋中期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

(2)材料二反映了王安石怎样的理财观?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的理财观在其变法中是如何体现的。

(3)材料三对王安石变法持何态度?理由是什么?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1)材料一说的是冗官、冗兵和冗费的问题,给北宋带来了严重的财政危机。(2)从材料“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饶”可以看出王安石的理财观。不加赋税而进行的改革,主要体现在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等,主要是想着从发展农业生产、减轻百姓负担方面着手,但是遭到了大官僚的反对。(3)从材料“变法是代表地主阶级革新派的一种主张,其主流应该肯定”能看出作者的态度。理由可以从“这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1)财政危机,积贫积弱。(政府财政入不敷出、阶级矛盾激化、边患危机。)(2)理财观:“民不加赋而国用饶”。体现: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既保障了政府财政收入,又减轻了农民负担;市易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3)态度:基本肯定。理由:变法增加了财政收入,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