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05:01:30

    材料一  欧洲的朗姆酒、布匹、枪炮及其他金属品被运到

题目描述

【题目】    材料一  欧洲的朗姆酒、布匹、枪炮及其他金属品被运到非洲,非洲的奴隶被运到美洲,美洲的蔗糖、烟草和金银被运到欧洲……16、17和18世纪,亚洲仍然对欧洲商品不感兴趣,而欧洲则勉强地用金银去支付它所需要的亚洲产品(丝绸、茶叶、香料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世界通史》

材料二  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中国处于世界贸易网络的中心,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但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的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佛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三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以替乾隆祝寿为名,向清政府提出派使臣常驻北京,开放宁波、舟山群岛、天津为贸易口岸……遭到拒绝并带来了大批的科学仪器作为礼物,希望以此引起淸朝的重视。但淸政府却将这些先进的科技成就一概视为“奇巧淫技”。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英国》

(1)依据材料一,指出在欧美非三大洲之间的对外贸易中欧洲处于怎样的地位?在欧亚贸易中亚洲“对欧洲商品不感兴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结合英国的国情分析材料三中马嘎尔尼出使中国的背景,并指出马嘎尔尼在中国的遭遇反映了清政府怎样的心态。

答案解析

(1)地位: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一所说的贸易是指三角贸易,而三角贸易的主导者是欧洲,所以欧洲居于主导地位。根本原因:贸易中亚洲“对欧洲商品不感兴趣”的根本原因要从经济类型上进行解释,即亚洲仍然以自然经济为主体,抵制西方商品。(2)背景:根据马嘎尔尼出访时间“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派使臣常驻北京,开放宁波、舟山群岛、天津为贸易口岸”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英国在政治上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经济上工业革命兴起,需要广阔的市场和原料。心态:根据清政府对待英国使团的态度可知,清政府有天朝上国的心态。

(1)地位:欧洲居于主导地位。根本原因:亚洲以自然经济为主体。(2)背景: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工业革命兴起(对外需要广阔的市场和原料)。心态:天朝上国(夜郎自大)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