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7 07:36:2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近代国际法确立之前, 人们承认国家有战争权。国家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当和平方法不能达到目的时,即可使用最极端的暴力手段--战争。...1907年,第二次海牙和平会议在荷兰召开,共通过了13 个公约,其内容规定不宣而战是非法的,...规定了战争开始时对敌围商船的保护制度。.. ..凡尔赛和约设立了追究战争犯罪的内...此后,1928 年签署的《巴黎非战公约》,更是进一步正式提出,禁止将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刘长敏 《海牙和平公约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

材料二  1943年4 月14日,美国情报参谋莱顿拿着一份标有“00” 字样的电报走进尼米兹海军上将的办公室,尼米兹看完立即明白了,这是老对手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的视察日程安排,尼米兹不得不谨慎从事,一个半小时后,电报被送到作战部长金将军手中,接着又交到了罗斯福手中。西方世界有一条不成文的慣例,战争中不得暗杀对方统帅,所以罗斯福心存疑虑,金将军立即指出....罗斯福这才下了决心,干掉山本!他为这次行动起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名字--复仇之剑!

——金灿则《山本五十六全传》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国际社会对战争态度的变化并加以评论。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金将军说服罗斯福的理由。

答案解析

(1)变化:根据材料“在近代国际法确立之前,人们承认国家有战争权”、“1907年,第二次海牙和平会议在荷兰召开,共通过了13个公约,其内容规定不宣而战是非法的”、“1928 年签署的《巴黎非战公约》,更是进一步正式提出,禁止将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可归纳出变化是由依照国际惯例承认战争的合法权利到以近代国际法的形式对战争加以限制,到最后否定侵略战争。评论: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关于国际社会对战争的态度的变化评价可从丰富了国际法的内容、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及无法从根本上避免战争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2)理由:根据材料“西方世界有一条不成文的慣例,战争中不得暗杀对方统帅”、“他为这次行动起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名字--复仇之剑!”和所学知识可知,关于理由可从本偷袭珍珠港,不宣而战、山本发动战争,属于战争罪犯及山本去前线视察,属于作战区域内,将军与士兵都是合法的射杀目标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1)变化:由依照国际惯例承认战争的合法权利到以近代国际法的形式对战争加以限制,到最后否定侵略战争。评论:丰富了国际法的内容,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无法从根本上避免战争。(2)理由:山本偷袭珍珠港,不宣而战,违背海牙和约;依国际法规定,山本发动战争,属于战争罪犯;山本去前线视察,属于作战区域内,将军与士兵都是合法的射杀目标。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